尹优美
新疆伊犁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乡套乌拉斯台小学835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迁,我国教育行业在各个阶层人士心中的分量在随之改变,教育教学的有关制度也在随之改变,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除传统的授课方式之外,还发现了其他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更加重要的教学目的。教育教学改革后,教师也在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为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新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自主预习习惯 策略
【正文】众所周知,课前自主预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和学生都重视高分数和高排名,教育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没有得到很大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仍然存在学生听课效率低下、学生参与不积极、老师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并且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改变教学质量的任务重在教师身上,因此,教师可以在新教学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改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参与不积极,听课效率低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其自主能力比较差,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也可能被其他外界的事物吸引过去,导致小学生们听老师讲课的时间少,听课效率低,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们,他们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新事物和新环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布置除了课文之外,还有许多的插画,小学生们可能在课堂上被图画吸引。另外,教师可能在课堂上提问小学生一些问题,学生们为了不犯错等,积极性不高。
1.2教师教授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单调性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为达到应试教育制度下的高分数和高排名,其一般都是采用教师单方面讲解课文内容和知识,学生单方面的输入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及时的针对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沟通,教师不能够清晰的理解到学生的困惑和疑虑,学生也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消化知识。这样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不高。
1.3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无自主预习的习惯
语文是小学生在学会理解以后,接触最多最频繁的科目,其与数学和英语等其他科目不一样,小学生对它有足够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学生会在课前预习数学公式和英语单词,而很少花费时间精力去预习语文课文。大多数的小学生认为语文课文只要自己仔细看看,上课听老师讲课,就会吸收的非常好。学生对于语文这一门科目自主学习能力差,自主预习习惯不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有关应用策略
2.1通过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培养其自主预习习惯
小学生除了对新鲜事物有浓重的好奇心外,还有着不断探索新事物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小学生自主预习习惯时,教师就可以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方法。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指在讲解课文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敢于提出质疑。
例如,教师可以借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3第8课的《彩色的梦》讲解的机会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其自主预习习惯。教师在进行《彩色的梦》文章讲解时,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为和想象的平常的梦和彩色的梦有什么区别,彩色的梦具体为什么,然后再进行课文的讲解,让学生在听完讲解后再次讨论彩色的梦。教师不可以磨灭掉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重他们的观点,及时的指正学生们错误认知,重视他们的质疑,培养其创新能力。
2.2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另外,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更应该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是有成效的。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牛郎织女一》与《牛郎织女二》的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和传统教学以及小组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混合的方式加强小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牛郎织女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教师在讲解课文的知识内容前,可以从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的视频和图片,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放映,放映完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反馈将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课文和视频的主要内容和差别,然后在教师正式的讲解课文内容时,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进行陈述。这种利用多种方式结合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深厚学生的同学情谊,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
2.3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
学习知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预习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学习阶段就主动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预习。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在每一章新课文讲解前,给学生布置一些自主预习的任务,好比将文章段落标记清楚、找出自己不认识的汉字和词语并将其写在生字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和主旨等等,这样具体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教师将自己放在主体引领的地位上,学生放在主体行动的位置上。学生在小学语文课文的正式教学时,可以快速的解决掉自己不会的难题,教师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也可以专门抽时间去询问学生预习时遇到的困难。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时,教师要主动出发,起到引领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在众多学科学习中有着不可撼动的作用,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还要有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共同解决;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也是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预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混合来教育教学,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也要配合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积极主动参与,时刻提出自己的疑虑困惑。自主预习习惯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1]韦德吉.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72.
[2]曾德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J]. 国际教育论坛,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