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生命成长为核心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殷媛媛
[导读]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为了承载生命的价值,生命是可贵的
        殷媛媛
        武汉市永丰中学     430051  
        摘要: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为了承载生命的价值,生命是可贵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赋予学生可贵生命的价值。人在孩童时期,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因素从而迷失方向,教师的教育可以矫正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有更大的胸怀和格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本文以生命成长为核心,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
        关键字:生命  生命成长   道德与法治 教学方法
        前言:初中学生大多数已经有了自己的行为意识,他们叛逆,不喜欢听家长与教师的话,认为自己所思所想都是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无疑成了矫正学生思想的最佳科目,这时候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加以引导。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只是要让学生有正确的三观,还需要教会学生承载生命的重量,让学生在成长中能够立足于珍惜生命,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生命的本态,遵循学生生命的发展规律,以生为本。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蕴含的生命教育
        1.1珍惜生命
        生命悠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且脆弱的。但是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并不健全,来自社会、父母以及学习的压力会让他们变得敏感。尤其是中学生步入了青春期,他们会对生命倍感困惑,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开始有了活着是一件痛苦的事的想法。2018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经过调查发现曾有20.4%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这应当引起中学教师的足够重视。道德与法治中就蕴含了许多让学生珍爱生命的内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最直观的展现了生命可贵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托教材,给学生渗透他们的生命是脆弱且不可逆的,他们每一天的学习都弥足珍贵,他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同时,教师不要对死亡讳莫如深,应当让学生认识死亡。
        1.2承载生命的责任
        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生命,这些生命都承载着自身的责任。人类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高阶生命体,同样也承载着生命的职责。中学生是这个时代的希望,他们在未来肩负着建设社会、建设国家、维护道德、维护法律的任务。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的每一课都在暗含着生命的责任。七年级阐述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职责,八年级阐述的是人对社会的职责,九年级阐述的是人对国家的职责。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单只说教学内容,更应该明白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生命的情韵悠长。
        1.3追求生命的重量
        生命的长度每一天都在不断的缩短,但是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用他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不断地为生命增加重量。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储备去理解生命有什么样的意义,所以他们会出现轻视生命的想法,他们也不明白他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以七年级内容为主,八年级、九年级的内容为辅直接或间接地导正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认识到生命是有重量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渗透生命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带领学生探究生命的真谛。
        二、以生命成长为核心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托教材,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开拓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以三种方法最为有效。
        2.1叙述生命故事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关于生命的故事,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不断搜集相关内容,可以是身边的人或事,可以是时事热点,也可以是小说中的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故事必须真切动人。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讲故事时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教师在给学生讲完故事后可以和学生讨论交流对于这个故事的内心真实想法,表达自身对于生命的接纳和重视,感染学生的情绪。今年的疫情中就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抗疫故事,这些故事何尝不是对生命的尊重。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通过抗疫故事讲解。中国的抗疫为全世界带来了抗疫经验,同时也给世界各国带去了雪中送炭式的抗疫援助。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展现我国的风范,一方面是对全世界人民生命的爱护。
        2.2电影助力教学
        当今社会,影视资料已经不再是全国各地的稀缺资源了,多数初中已经安装了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生命意义的电影,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对生命有自己的理解,学会与世界相处。教师在选片上需要注意电影必须有正面的教育意义,同时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如:《活着》《阿甘正传》《白日梦想家》《海上钢琴师》。有些电影学生可能由于经历太少的原因看不懂,教师可以适当地用语言启发学生。
        2.3与学生交流
        初中生其实是渴望交流的,一些比较叛逆的初中生他们不愿意与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教师和家长不理解他们的内心,彼此之间存在代沟。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首先打开自己的心扉,与学生畅谈自己对生命真谛的理解,促使学生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要持有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教师可以设立匿名信箱,让学生在课后把自己想说的话以信件的形式发送到教师的邮箱中,或者放在教师的办公桌上。
        结语: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经历喜悦与悲伤,顺境与逆境,这些都会是学生成长的印记,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世,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对生命的理解,教师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内心,夯实学生的生命重量,鼓励学生去寻找和探索自己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施莉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教书育人,2018(34):21.
        [2]冯建军 走 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3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