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激活高中体育课堂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刘杰英
[导读] 高中体育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训练与指导学生,
        刘杰英
        云南省通海县第二中学  652701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训练与指导学生,让学生转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与运动意识,在实践中顺利达成体育学习的目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育运动锻炼习惯培养,注重体育课程育人指导作用的强化,在特定项目拓展过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体育;激活课堂;优化教学策略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进行学,所以希望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探究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所谓高效课堂其实是一个很早就有的观念,某种意义上它是教学的核心议题,只不过其内涵随时代和教育理念的沿革而变化。其他文化知识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在新形势下早已屡见不鲜,而高中体育在这方面则可谓起步不久。同时,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大部分关于体育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最终都要归结到课堂上寻找,因此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是要回归到课堂中去。而体育课堂教学是一所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载体,是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和落实新理念的主要阵地,更是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由此,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到底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体育教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课堂、激活课堂,使得体育教学达致高效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这些就成为一线教师不得不明确的重要问题,而我们说探究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其最终目的和主要意义即在于此。
3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的策略
        3.1 注重体育课程育人指导作用的强化
        高中体育教学活动要有计划地开展,其中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也是目前体育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对其中的体育精神拓展,将体育教学价值作用全面体现出来。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做好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应用。在各个教学指导阶段,教师将教学目标优化,实现体育教学工作的细化分类以及层层递进,在关注不同学生的运动锻炼诉求的基础上,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运动锻炼。如在篮球这项大众化的运动项目中,教师需要细化育人目标,强调学生的体育精神培养。也就是说既让学生掌握篮球技术动作,同时还能在实践锻炼中获得健康发展,构建学生的体育品格。教师设定育人目标应该分阶段进行,在每个学期以及学年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注重课时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尤其是学生运动锻炼水平不同,教师应该强调课程教学侧重点,使教学内容更加具备针对性与有效性。此外教师应该注意各阶段的育人目标的衔接性,使学生能够在课上或课下参与实践探究,将自己的运动锻炼主动性与积极性逐步提升,在反复实践探索中增强运动锻炼能力。
        3.2 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手段,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学方法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此种教学手段主要是学校根据学生所喜欢的运动形式,选择最适合学习的方法,便于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调动学生对于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运动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检验。改革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学生懂得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对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满足学生对于新时代的好奇心,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进行篮球打法的教学时,因为学生刚刚接触篮球的打法学习,对于如何拿球、如何传球都不明白,甚至连最基本的姿势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如何上篮进球了,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或者手段,会使得学生失去对于篮球的学习兴趣,学生会觉得怎样都不对,怎么拿球都进不去篮球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采用适合此课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标准示范教学,尽量多次慢速示范,方便学生认真地观察模仿,并对细节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拿球传球的技巧进行说明,之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当然不同的体育项目教学方法也不太相同,这就需要老师随机应变,选择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
        3.3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习自觉性
        (一)加强宣传,增强重视。加强思想教育,不是像传统那样的空喊口号,而是将体育与健康相融合,例如:具体细致地指明某种体育锻炼对于某种疾病的防控、举出由于缺乏某些锻炼的某个学生个体对于学习甚至是后来的工作等的影响,真实的案例的说服力比任何空谈作用都更强。(二)承上启下,打下基础。高中时期的体育教育对于高等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衔接作用,因此,指出高中体育教育对于未来高等教育中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对于高中体育课程的作用,对于创新发展体育课程教育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3.4 调整课堂模式,注重探究学习
        这里所说的课堂模式主要指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言之,探究性的学习主要包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四个基本的步骤或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切实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叫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探究性的课堂中,教师要注重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四个方面来逐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学习羽毛球的发球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核心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高远球如何发、采取何种路线不容易对对手拦截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形成有代表性的看法。接着,教师则按照学生的看法演示技术动作,并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动作是否合理有效,包括击球时的发力要领及路线特点等。比如通过演示发“高而短的球”“高而远的球”“高而近的球”,指引学生认真观察和讨论,最终认识到高而远的球在通常情况下效果最佳。当学生认识到这样的技巧并吃透了其背后的原理,再让学生进行演示练习,以获得深刻体会和内在感悟。
4 结束语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尤其是体育课程的特质与一般的文化课差异性较大,为确保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学计划构建期间,应始终围绕教学改革与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强调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之后,学生能够体会运动锻炼的快乐,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会逐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也能够按照目标计划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顾凯强.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19(36):56-57.
[2] 张宇业.浅谈如何让快乐走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J].读写算,2019(35):164.
[3] 秦科.高中体育课堂实施和谐互动教学探讨[J].休闲,2019(12):57.
[4] 于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华夏教师,2019(34):35-36.
[5] 黄成刚.立足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高考,2020(0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