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珂
濮阳市南乐县育才小学 457400
摘要:合唱教育既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构成部分,又是小学第二课堂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合唱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人文素养形成及音乐兴趣的养成。本文从提升小学合唱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出发,探究了目前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指出合唱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三条改进教学效果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合唱教育;小学音乐;问题对策
引言:合唱是指多个演唱者通过不同声部演唱一首歌曲的表演形式,具有普及性强,参与性广的艺术特点。我国小学合唱教育一直是专家学者对音乐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新课程标准也要求重视合唱教育,并对合唱教育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与要求。
1小学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1.1合唱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
演唱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独唱、齐唱与合唱。合唱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内容来看,自一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均包含了对合唱作品的欣赏、练习及演唱。相比于歌曲独唱,合唱的形式参与人数更多,具有更高的参与性和普及型。此外,合唱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独唱、齐唱相比,合唱具有更高的普及型、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而且合唱不需要乐器,对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是一个很好的普及音乐教育的手段。
1.2合作式的音乐实践
小学合唱属于一种合作式的音乐实践,合作性体现在在合唱过程中,各声部需要相互倾听,在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及情感方面要互相配合,让个体的声音融入集体,从而达到和谐一致的演唱效果。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在独生子女学生占比较高、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下,更是显得尤为可贵。
1.3提高学生深度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对音乐作品彻底的理解,是合唱的基础和前提。分析环节包括对音乐的曲风、题材、结构特点的理解,以及演唱音量、情感、情景等表现形式的掌控。只有深度了解合唱的曲目,才能调动自己的情感,用心演唱,与作品达到情绪上的共鸣,进而表现出歌曲想表达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审美品位都会随着演唱实践而得到相应的提高。
2小学合唱教学现状及问题
2.1学校对合唱教育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原因,音乐作为非文化课类型的学科,常常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学校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特别是面临小学升初中考试的五六年级学生,学校更是几乎不安排他们参与任何活动,始终将合唱教育放在学科教育的最底层,对合唱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2.2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缺乏
小学的音乐教师实际上就是合唱教师,音乐教师在院校学习期间,是有修读过专门的指挥课程的,但一般来说并无足够的指挥实践经验。况且有一些老师并非毕业于师范专业,因此真正具备合唱理论知识以及指挥能力的教师非常稀缺。此外,每位音乐教师在合唱方面的知识、功底存在差异,每个人的教学观点、审美品位上也存在不同,导致教学效果良莠不齐。
2.3合唱作品及专业设备匮乏
目前在作曲界很少有人专门创作儿童合唱歌曲,大部分歌曲并没有把握住孩子的兴趣点,因而并不受小学生欢迎。没有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相切合的曲目,自然容易让孩子对合唱教育失去兴趣。
此外,作者走访的大部分小学普遍存在音乐教室数量少,且音乐教室内没有专用的多媒体黑板。钢琴、电器琴较为老旧,缺乏保养,常常存在按键不全的情况,很难进行教学。
3合唱教学的开展建议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专业技能是一名音乐教师可以把合唱教育开展好的基础与前提。加强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包括音乐基础理论技能、视唱练耳技能、声乐演唱技能、钢琴伴奏技能、合唱指挥技能等。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除了教师自我提升外,学校也可以组织音乐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学术活动、课程评比等,从组织的层面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第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育部门可以安排教研人员前往当地的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协助小学音乐教师攻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同时也应该对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困难、问题逐一记录,进行汇总分析,并积极开展一些合唱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聘请专家举办讲座,丰富音乐教师的视野。
3.2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合唱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十分重要,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提升学生对合唱的学习热情。
借助钢琴等教学器材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钢琴伴奏可以体现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是师生间进行知识、技能传递的重要工具。具备钢琴伴奏的能力,对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小学生的合唱乐趣至关重要。钢琴伴奏的声音会与人声互补,使整个作品更具有层次感,更加细腻、悦耳、动人。
3.3建立合唱团
建立合唱团有助于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小学团体合唱教育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合唱团,只要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均可以参加班级合唱团,准入门槛较低。因此教师在对班级合唱团进行辅导时,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匹配的曲目。
校级合唱团是从班级合唱团中选出的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组成的。在嗓音、基础知识、音乐节能方面更优秀。因此在训练校级合唱团成员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将教学的难度由简单向复杂进行过度,并且进行一些专业程度较高的乐理知识讲解。
通过合唱团的建立,可以让学生除了课堂之外,增加一个学习合唱知识,提升合唱技能的途径。并且通过合唱团的排练,学生也可以体会到合唱作品的魅力,培养集体主义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4结语
除了德育、智育、体育以外,小学生全面成长不能缺少美学教育。小学合唱是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本文从小学合唱的现状出发,在整体观察的前提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三条提升合唱教育成效的改进建议。首先是加强音乐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使用钢琴伴奏提升合唱作品的表现效果;建立班级、校级合唱团,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合唱技能及音乐兴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林青.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的问题与实践研究[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16.
[2]?乔苏吉.小学合唱教学初探:合唱和谐顺畅[J].才智,2011(7):68-69.
[3] 韩雪森.中小学开展合唱艺术活动的设想与实施[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