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彩燕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 浙江 绍兴 32103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音乐学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对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合唱教学,合唱教学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审美能力、音乐表现力以及音乐感受力。本文着重探究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技巧以及方法,进而优化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音乐 合唱 教学技巧
引言: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音乐课堂学习需求,多方位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象仍不乐观,只有对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解析和解决,才可促进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及任务一般而言被看作为高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甚至有的人将其看成是高中的准备阶段。很多中学将语数外、物理化、史地生等学科教育作为教学内容,而将音乐、体育这些不列入中考的学科作为非重要学科对待,甚至在初三年级的学习中此类科目不在列入学生的课程表。这就意味着初中音乐课程的地位在初中阶段很是尴尬,既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更难匹配丰富的资源。学生自身对待音乐课程的态度而言,虽然爱好唱歌的学生不在少数,然而作为初中必学的合唱这一歌唱方式并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热爱,学生更加爱好时下流行歌曲的吟唱。从歌唱技巧而言,合唱要求团队组员都拥有足够扎实的基础唱功和和声技巧,这些也是当下学生所不齿学习的内容之一。总体而言,初中音乐课程的教授十分艰难,学生的配合度以及学习合唱方面的不积极、不主动性也尤为明显。[1]
二、初中音乐课堂提升合唱教学技巧的策略
(一)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唱热情
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技巧的教学开展离不开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音乐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在确保教学高质量开展的首要前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即学生对于合唱学习的热情度的提高。万事皆由爱好而生,如学生自身不能提起学习合唱的热情与激情,那么即便是合唱名家的教学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如何提升学生合唱热情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提升学生热情度方面可以借助合唱区别于独唱的独特之美去引导学生发现合唱的技巧之美。以义务教育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唱祖国为例。本单元收录的歌曲均与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在开展本节教学时候就可以歌唱作品《彩色的中国》为例,把彩色中国的韵律、技巧在合唱中的体现加以解说使学生首先去发现合唱的美,进而引导学生去学习如何达成这样的美。很多情况之下,事实是并非学生不爱合唱,而是不知道合唱之美,不知道如何掌握合唱的技巧以达成这样的美。人们对于某件事物的喜爱也必定是在充分了解其构成、组成的基础上的,否则只能说叶公好龙,实非真爱。
[2]
(二)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唱技巧
初中音乐课堂中学生合唱教学技巧的培养的策略以教师的高超合唱技术功底是分不开的。因此,学生合唱技巧的提升,需要教师在合唱方面不断提高自身造诣,不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捉襟见肘,影响合唱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合唱完整的表演力,至于最后难免影响学生学习、练习合唱的热情。以义务教育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唱作品《彩色的中国》第十七小节到二十六小节歌唱的基本要求和姿势为例。教师应尤其注意在整个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合唱相关技巧的渗入性练习,包括开展人声练习与演唱形式的讲授等,即不是只有练习合唱时才教授合唱技巧等相关的内容,而是在教师宏伟深厚后的音乐功底之下,时时刻刻不忘记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用实际的行动演绎合唱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生在感受教师教授音乐合唱知识、技巧的同时,感受到的是教师发自心底的对于合唱这种演唱方式的热爱,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学生对于合唱的热情也必将熊熊燃起。[3]
(三)在课堂中构建良好的合唱环境
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活动的合唱部分开展艰难的原因之一是合唱教学活动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所致。我们所说的环境,一方面确实是真正的演唱环境,合唱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体歌唱形式,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想对强大,一个是否合适且适宜的合唱环境对于合唱的练习及收效十分重要,该练习和收效又反作用于学生主体,作为一种推进或阻力存在。只有音乐教师负责的构建了合唱的大环境,例如合唱合区、合唱音响、配乐等资源的齐全,使得合唱的练习收效都达到并超出预期,我们有理由相信提升合唱环境的策略对于提升合唱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力。以义务教育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虽然本单元的一众曲目皆是欧洲风情偏重欣赏曲目,但是在曲目的欣赏之中,教师即可就合奏以及其合唱的环境进行分析带入。在实际教学中除去对于合唱实际环境的构建,教师也应该关注于合唱大环境的构建,在音乐课堂中构建十分有利于合唱发展的条件及资源,如果实际情况并不能得到有效环境,音乐教师应及时调整心态不以外在限制而将音乐教学或合唱技巧的教学所懈怠。
三、结语
合唱是初中音乐课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多声部音乐的魅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协调的能力。《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为此,在上述三种提升合唱教学技巧的策略方面,仍旧需要音乐教师付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因为合唱教学技巧的提升,学生合唱技术、声部等相关学习要点的习得,以及学生合唱热情、激情的获得,对于整个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时期的音乐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也必将在其未来整个人生扮演一定程度的音乐基调。希望本文对于初中音乐合唱技巧的策略探索能够切实提升合唱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恒池.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J].新智慧.2019(32):69-70.
[2]陈喜悦.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基本策略[J].福建教育.2019(49):56-59.
[3]潘婧芸.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课堂.2019(2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