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连和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军建小学 广东 珠海 51909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创新,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许多学生因为小学没打下良好的计算基础,导致于在以后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成绩一落千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给学生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
引言:计算能力对于数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就是需要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其贯穿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就连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计算。[1]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阶段,计算不仅仅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同时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能更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然而,计算成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甚至让学生开始厌恶学习数学,解决学生的计算问题是当代教师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应当结合现代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念,要勇于尝试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一、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之一,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培养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从而导致不想学习数学,因为他没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做什么题都是错误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制作出一套能够培养学生良好计算能力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后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为数学思维是一种能力,能够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以及学习的效果,同时他还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同年级的教师可以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数学思维,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老师这样提问:3元9角等于多少角?有的学生不会,老师这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想1元可换多少个1角?就知道3元等于30角,再加上9角等于39角。又比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长度测量的简单计算时,老师出题:5千米=( )米?有的学生不会,老师这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想1千米=1000米,5千米就是( )个1000米?学习时间单位计算:3时=( )分时,老师这样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先让学生想1时是60分,3时是3个60分,就是180分。老师这样引导,让学生进行思考,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布置课后练习题,部分练习题要有一些难度。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练习。这样做就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结合学生自身实际,鼓励学生运用知识
数学的许多知识其实都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忆深刻,同时还能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给实体化,让学生对数学不再陌生,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及不同年级特点,给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这样提问:今天老师买来了20个苹果,老师在路上吃掉了一个,分给了同学们10个,请问老师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这样提问:公共汽车原来有35人,到了红星站下车10人,又上来8人。这时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这样提问:小红星期六和妈妈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到电影院的看台有5个区,每个区有205个座位,电影院共有多少个座位?通过这样提出与生活相结合的数学题,让学生运用计算能力进行计算,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学生的计算自信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过程中,学生会很容易犯错误,但是这些错误从根本上是很难避免的,因为长期的出错,很有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错题,并不是一味的批评学生,因为学生出错的题正好暴露了学生学习中的缺陷,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完善学生学习上的缺陷,帮助学生找回信心。首先,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拥有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运算法则,其次,许多学生会因为题简单从而不认真对待,粗心大意,所以导致了在审题和计算方面出现了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计算信心。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设计出一些适合学生的计算题,帮助学生找回计算信心,并且努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当一次测试后,教师要根据不同成绩段的学生,找他们进行谈话,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到底为什么错,是因为没有掌握该题的数学知识,还是因为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从而导致做错题。并不是一味的批评学生成绩为什么考这么差,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找到学生自身学习的缺陷,并让学生进行完善,争取下次遇到同样类型的题时不会再出错,这样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计算信心,同时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数学。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然而小学的数学计算是核心素养的基础,以核心素质为重点,不断的提升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以及高效性。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勇于尝试,从而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对培养学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把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教学的重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能力,这也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计算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的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这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基础之一,还是提升学生自身的数学成绩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安六十草.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