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邓国廷
[导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邓国廷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玉兴镇中心学校 四川中江  618100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一些不足,如受条件限制,一些实验无法开展;学生操作不规范不准确,影响到实验探究的结果和学习效率等等。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弥补这些实验教学中的不足,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本文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为例,分析探索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辅助作用,研究与探索将信息技术用于化学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研究与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引入教学领域,它将在各教学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我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同时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将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农村学校一线教师,在遵循实验教学探究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多年对各种教材版本的实验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地提高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很多教师在教授化学课时都喜欢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达到提高学习化学兴趣的目的。然而,农村初中的不少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粉笔、黑板、教本,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实验,老师演示,学生看,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化学学科。我在上初三化学第一节课时,就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于是,增设了一系列趣味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巧洗水垢、自制饮料矿泉水、牛奶,捉迷藏、瓶吞鸡蛋等这么多的实验一节课难以完成,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文本,使学生感到新奇,然后向学生提出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生产、人体健康等的实验问题,使学生觉得现有知识远远不够,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

  2、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易突破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校实验条件比较差,无专职实验员,有些实验无法在课堂中完成,现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课件能把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通过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声音展现给学生,而且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让学生思考,从制气体的思路出发,确定二氧化碳的制法,并与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方法比较,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这样图文并茂,交互性强,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很容易突出实验教学的重点。


  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对实验进行演示整合和复习总结

   一学期化学新课教学结束,往往要对前后不同时期学习的实验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仅靠老师的讲解收效甚微,而现代教育媒体能很好展示实验知识的异同点,可以通过列表法或图示法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实验现象“光”和“火焰”的区别,“白烟””和“白雾”的不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如:溶解法、过滤法、蒸发法、蒸馏法、沉淀法、化气法、转纯法等的比较,实验室关于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与收集、性质与用途的比较总结,以上内容,重做实验,既浪费教学时间,又无新鲜感,这时利用多媒体图像、文字、声音、表格动态再现化学实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进一步得到深化,在大脑里形成知识网络和系统,记忆更加深刻、持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在实验教学中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物质,现象和化工生产过程,这里面有我们实验室见不到的物质,也有在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实验,有我们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化工生产过程,现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可在演播厅亲眼目睹很多的化学实验现象和一些化工生产场景。如: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和雾,在高空中撒布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在电视上参观污水处理厂,炼铁厂,石油加工、煤的综合利用、海水晒盐,海水制碱的生产过程等等,学生身临其境会增强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热爱生活。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困惑和反思
         由于所演示的课件是一段编好的程序,它的灵活性和交互性都比较差,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上期我们学校有位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实物演示叙述也被大段的文字课件代替,整屏整屏地展示课堂内容,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法及时消化吸收,更谈不上思考或能力的转化,结果期末考试学生成绩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课堂基本上变成了操作计算机的过程,教师只是操作事先设置好的计算机程序,课堂上全然没有活泼生动的气氛,更没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因此,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手段不是可取的好方法,应当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若是把教师生动的课堂活动(语言、动作、演示等)都变成课件上冷冰冰的文字,就显得苍白无力,起不到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
        总之,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不是取代实验,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作为实验探究的补充和延伸。随着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应用,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得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效益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1】赵自军.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2009(1)
          【2】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3】朱红芹. 信息技术开辟化学实验教学新天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165
        【4】《 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