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 黎仁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黎仁
         广西来宾市宁柳小学   546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判断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相对自由的思考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秉承素质教育理念,以学情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教育服务,实现以学定教。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定教
         引言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所说的学情,通常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等.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强调要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1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依旧存在
         虽然新课改实施了较长一段时间,但是依旧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都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往往都是整齐划一的形式。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灌输式”教学,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进行长篇大论的讲解之后就开始采用“题海”战术进行练习。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的了解数学含义。所以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更别提开展“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了。
         1.2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却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影响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同时也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无法开展“以学定教”这种教学方式。
         2以学定教的概述
         在基础教育中,以学定教的概念与以案定教、以教定教对应,指教师依据真实学情规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与策略,而非机械地使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案。在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基础,以及每次教学前后学生的预习、复习情况,甚至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状态,以获得完整的学情分析。做足了学情调查后,教师才可以“定教”,即根据确定的教学起点执行最优的教学方案,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辅助学生成长。以学定教是一种诞生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高度契合新课标要求的“生本教学”,具有巨大的教学潜能。具体而言,以学定教在常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作用,要求教师对学生个体报以尊重的态度,使教学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为既定的教学计划服务。以学定教的状态下,教师不应一味灌输知识,应顺着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方向,使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助其发展各项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3.1尊重学生
         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让每堂课都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对所处的环境也没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而且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及遗传因素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存在着各种何样的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让每位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虽然,随着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但不等于老师要做甩手掌柜,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引导,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境时,耐心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也会出现错误,那么出现问题不可怕,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耐心引导思考原因所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班里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在课堂上会有很多问题,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互动、同学们在课堂上有一个轻松的状态,这才算是一堂精彩的数学课。教师与学生应更多保持一种朋友关系,缩小彼此距离,对有关数学问题进行相互讨论,进行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相结合,了解学生不懂之处,并耐心讲解,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增强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体现在科学安排课堂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了教学,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尊重。
         3.2引导学生预习
         传统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常常忽略了预习环节,学生在没有对知识进行预习就单纯听老师灌输内容,很难对老师讲授的知识理解全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另外,缺少预习环节,会拖慢教师的讲课进程。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前应该让学生进行预习,哪怕只是让学生先简单浏览一下知识也比直接讲授知识的效果好。学生在预习新知识时要注重与旧知识进行联系。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也要给学生关键性的引导。教师也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发言,学生在发言过程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3.3创新教学模式
         目前初中教学更多的是要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要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综合表现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素养,那么课程设计要含有这六大素养,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学者们身上还有可以学习的科学精神。目前应试教育强化了我们答题的规范意识,素质教育并没有落实,更别说在数学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了。所以对于以前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强调教学本身,但不要让学生们思想僵化只知道如何答题,考题总会变,找到内在思路方法很重要,创新教学的目的就是将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帮助学生能够更高效的学习。
         3.4完善教学评价
         “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应该着重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开发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中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还要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时,教师不仅要自己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评价或者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学习过程中的不足,然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弥补不足。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的知识讲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这学期都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说出:“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统计,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然后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面。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开展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促进小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思平.小学数学课堂中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4):86-87.
         [2]赵国平.以学定教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107.
         [3]尹文明.论小学数学课堂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