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贾丽
[导读] 深度学习的意思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贾丽
          河南省淮滨县实验小学,河南 淮滨 464400 )
         深度学习的意思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能够正确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更加深入的新的问题情境当中,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想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就需要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通过数学课堂上的种种问题以提出解决办法,寻找更好的教学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本文也是从该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虽然让数学的教学内容没有变化,但教学目标却从让学生学会对其进行应用,转向为学生主动对其进行发现和探索。这不仅要求着学生需要一定水平的基础数学能力,还对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落实素质教育的新目标,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改进,帮助学生对学习到的所有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理解运用,更加深入的探索不同知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在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进行更加深刻地数学概念性认识。
         一、循序渐进,难度适中
         想要带领学生展开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就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会导致教学脱离的产生。教师有可能讲述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一听就懂,而觉得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教师讲述的内容又过于困难的话,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压力,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排斥。因此,在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探索。可以在一节课上布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以循序渐进的难度提高,促进学生的数学概念认识。
         比如说在带领学生认识“千米”和“公顷”这两个基本数学概念时,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千米是长度单位,公顷是面积单位,两者之间是不同的,但是又相互具有联系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千米的概念引入对公顷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帮助学生进行延伸,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两种概念的不同之处。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展开课外实践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带领学生直观的对“米”这个概念进行测量和观看,之后则可以带领学生对千米进行想象,也可以进行实地体验,让学生对一千米的代表距离进行实际测量,理解其概念意义的情况下,从足球场面积深入到公顷的认知,展开更加高效的教学活动。
         二、概念转化理解,视听结合
         当然,在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过程当中,也需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果指定学生进行概念教学,而不带领学生展开实际观看的话,学生很可能在教师深色的专业性语言运用之中迷失学习的方方向,而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直观性的教学,将概念转化为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图片等形象,以试听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

当学生需要对多媒体中的各种动画变换进行数学方面的思考时,就代表学生在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概念理解,这个过程是需要学生动用自己思维能力来进行的,如果在加以问题的引导,很容易让学生对不同的数学概念理解更加深刻。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小数负数分数时需要注意,小数与分数是类似的,但又不相同的,只进行概念的记忆,很可能产生混淆。而负数又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的数字,如果直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概念,而不联系实际或者以几何直观的形象来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容易将这三个数字的概念记混而产生做题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更加直观的展示方式,将小数、分数与负数直观的展现在同一几何平面图当中,以数轴的形式将这三个数在其中标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对其区别进行记忆和概念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数学学习。
         
         三、专项提高,重点探索
         当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是有许许多多知识点的,老师需要分辨其中的重点知识点,并带领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概念性理解。对于一些普通知识点,则可以在复习时进行提及。当学生拥有了对知识点分析和探索的能力,就能够运用知识迁移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类似的其它内容进行了解,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当然,教师也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对知识点的概念进行教学,还要对知识点的出现运用原理进行解释,用综合性的方式进行整体的概念性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运用体系,从而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专项提高,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索的能力。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式的概念和运用方式的过程当中,除了帮助学生对其进行同一套路的应用,还需要运用变式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深刻的知识掌握。可以以应用题的形式,选择不同的习题,尽量让学生将周长与面积联系运用起来,也可以进行单个概念的重点突破,通过典型的习题例题,促进学生掌握起概念的能力。
         比如说教师可以用“围菜园”这一经典的习题,对于学生运用数学计算式的能力进行培养:“老张养了一群小鸡,想给他们做一个篱笆,他买来了四米的木头和架子,希望能够围着墙将小鸡关住,请算一算,如何才能够让小鸡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大呢?”在进行习题训练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仅需要对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也需要根据周长的变式感知其中的面积表达式。在训练过程,能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深入了解,还能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日后的数学学习。
         当然,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教学,一定要对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发展,教师也一定要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进程,以合适的难度刺激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发展,并进行循序渐进的深入难度教学。
         
         参考文献:
         [1]冯桂花.核心素养取向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
         [2]王圣萍.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20(26)
         [3]苏彩恋.深度教学,让学习深度发生——以“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为例[J].天津教育,20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