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慧霞
浙江省温州瑞安市罗山幼儿园
摘 要:所谓文化,既有传承,也有创制。传统节气作为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流经岁月的长河彰显出不同年代的底色。当前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到幼儿园课程实践当中,有助于在幼儿的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并与幼儿共生共长,使传统节气文化更加丰富、有内涵。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二十四节气,应该深入挖掘相关谚语、歌谣、艺术作品以及科学知识等,通过有效筛选相关故事,习俗等,加强幼儿课程的实践研究,教师可以采取观察法、游戏法,实践法等相关模式,丰富幼儿园课程,增加幼儿教育资源,增添文化气息与教育气息。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节气;实践研究;课程
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历法的关键内容,主要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具体位置,将一年划分为24个阶段,并以不同的节气进行命名。现阶段,二十四节气已经列入科教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作为活态传承文化的一部分。传统节日蕴藏着地理知识、人文知识、农业知识、天文知识等,映照着古代人类的智慧结晶,并承载着不同时代祖先的生活追求与民族精神。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二十四节气,可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审美能力等。
1.传统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具体内容
传统节气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要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并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可以对幼儿产生正向的影响。其次,保证幼儿课程的趣味性,能够焕发其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最后,要确保课程的可行性与可理解性,由于幼儿知识储备少,精力有限,因此应该选择易于幼儿理解消化的教学内容。
1.1传统节气科学知识的融合
传统节气中涉及到多个领域,其中科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传统节气中,不同的节气中都会存在一个物候现象,即候应,主要分为,动物候应、植物候应,非生物候应,幼儿教师在开展传统节气教育中可以利用这些变化产生的物候现象引导幼儿了解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并加强幼儿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变化情况观察记录,总结一些例如气温变化规律,水形态变化规律等相关信息,保证幼儿可学习到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思维与培养科学精神。
1.2二十四节气与文化课程的融合
关于24节气的文化作品相对较多,具体表现为歌谣,谚语,诗词等相关方式。例如,人们较为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江川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还有一些地区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如东北版本的“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这些节气歌朗朗上口,韵律节奏感较强,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利用一些二十四节气相关谚语,其中涉及到各种农耕经验与生产经验等。例如“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这些谚语与节气歌短小篇幅,容易理解,涉及范围较广,并且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以增强幼儿在学习中的兴趣,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知识体系,了解相关物候知识与生产生活常识。
1.3传统节气与美术课程的融合
二十四节气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明,其中蕴含着诸多古代先贤创作的艺术作品如美术,绘画,书法,剪纸等相关。例如,吴藕汀先生的《二十四节候图》,通过对花果的描绘,古典古色,充分体现了我国二十四节气不同特征的美丽。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将这些节气相关的美术创作融入到当前美术课程中,引导幼儿对相关作品进行赏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用剪纸的形式或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心中对传统节气的理解,并将一些代表性的物候现象画出来,表现一下大自然变化的美。
2.幼儿园课程中开展传统节气教学活动的时间方法
2.1采取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丰富游戏内容,创建游戏活动,让有幼儿感受二十四节气。例如,在不同的节气中都会有相应的活动与习俗,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内容来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例如,立春时要放风筝、打泥巴仗,冬至吃饺子等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定的实践游戏活动。
2.2手工实践教学法
在幼儿园课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节气与手工实践教学构建联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厨艺活动,引导幼儿一起制作饺子或春饼等相关食物,锻炼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热爱劳动,培养幼儿对不同节气变化的熟悉与记忆,感受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饮食文化。再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户外活动,例如清明时间,引导幼儿一起种树种花,并加强对相关变化的记录。或者组织幼儿参与歌唱比赛的活动,让幼儿按照节气规律表现不同,演唱相关歌谣,加强幼儿对传统节气的认识。
结束语:
二十四节气中,即是指一年里24个时段。在幼儿园课程中,引进二十四节气可以引导幼儿掌握不同季节的更替与物候变化,了解生生不息的时代传承。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美丽变化,装点幼儿的童年,使幼儿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幼儿教师应该深入挖掘传统节气存在的教育价值,与幼儿园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气的理解与认知记忆等,提升幼儿的文化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熊威. 二十四节气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A]. 四川教育电视台、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2020对话川渝·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四川教育电视台、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0:3.
[2]刘莉丹.“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实践[J].教育探究,2020,15(03):21-24.
[3]任亚,吴雪.幼儿园传统节气活动:八大项目学习实践探索——以景和幼儿园秋收节气项目为例[J].教育观察,2019,8(3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