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琛华
黑龙江省鸡西市树梁中学
摘 要: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实用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教学方式也从之前的单一化,转变成了多元化。将生活教学与地理相结合,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去理解教材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真正的从地理学习中学习到一些技能,转变为考试而学习地理这一学习理念,下文主要是对生活化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探究。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地理;运用
随着教育方式的革新,教育模式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育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抛开那种浅层次化的受教模式,去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与此同时,老师也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丰富课堂教育环节,去优化生活化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告别那种只停留在只是表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化的学习地理,通过结合具体的生活案例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1 融入生活案例,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育时要讲求方式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生活案例去设计课堂教育。在进行案例选取时要先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去选取最切合教学主题的案例,从而去充分的发挥案例的教育作用。其次是要明确教学内容与案例之间的关系,以案例为辅助工具去优化教学内容,最后是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去制定教学方案,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说在进行“多变的天气”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因为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气温温差变化较快,对一些气候特征明显的华南的某些地区来说,结合一些生活实例能够很好的来讲授“多变的天气”这一课时的知识点。利用这种特征明显的气候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去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推动学生去对天气进行观察研究。所以说选取一些特征性明显,且贴合教学内容的生活案例,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去有效的结合生活案例,去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去开阔学生的思维眼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2 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案例选取是展开生活化教学的前提,但是想要发挥生活化的教育优势,就要完善教育方案设计,通过设计一些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去简化一些抽象性的教材知识,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环境差异"的相关内容时,可通过融入生活情景去开展引导式教育,比如说老师先让学生回忆一些自己在旅游时的一些场景,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爬山的过程中的感受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去回答这些问题,"从山下到山上的过程中气温会发生变化!"、"从山下到山上的景色不同!"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在展开引导式教育,"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变化吗?"之后再结合课本上的具体内容去分析同学们在爬山时遇到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气压产生变化,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又由于气温因素和地理因素的不同导致山上的景色不同。通过这种结合实际的教育法,去简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在引入生活案例后再具体的去讲解理论知识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情景式教学模式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在思维模式开阔的情况下再去展开地理教育,提高地理学习质量。
3 让学生密切的关注实际生活
地理讲授的就是人类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密切的关注实际生活,能促进学生的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说在讲解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时,先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际,比如说河流污染、农药污染、垃圾污染、废气污染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授现如今的环境危机对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让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去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老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为优化环境问题做出一点贡献,比如说不乱扔垃圾,扔垃圾是进行垃圾分类等,通过一些实例化的作用去更加深入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
4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教育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际作用能力,通过结合实际简化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很轻松的去学习地理知识,通过引进生活案例去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想要利用好生活化教学的优势,还要老师进行不断地创新,通过实践去优化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从而去提高生活化教学在地理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雨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0):6-10.
[2]陈小娟,曹慧杰.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58):14-15.
[3]陈情清.运用生活化导入策略,创设地理课堂教学情境[J].内蒙古教育,2017(3):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