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朱维辉
[导读] 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步阶段

         朱维辉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宝山镇包村完小  655405
         摘要: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步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生动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此,以下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策略
引言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时候,仍旧选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单纯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但是,就数学方面的学习来说,将生活情境融入到学习过程当中,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能够通过数学思维及时解决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能使学生快速地理解数学课上所学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容易对知识形成具体而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创建情境时,可以从学生经历过的生活小事出发,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应注意,教学情境应符合客观实际,切忌为了追求形式而强行制造情境。即使是虚拟的情境,也应该与生活中的客观规律及逻辑相符,这样才能切实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为学生展示一幅图,图中画着一个小男孩早上被闹钟叫醒的场景,这时闹钟是早上七点整。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情境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为接下来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奠基。随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中的小男孩是几点起床的吗?”学生积极回答:“他早上七点整起床。”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通过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得出时间。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快速通过自己积累的生活常识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这门学科其实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只有思维活跃,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才能够真正学好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数学问题,思维活跃的同学可以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这也就是新型教学模式需要将情境教学与数学知识进行结合的原因。

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课本当中,教师在教学对称平行与旋转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先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图形,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而在进行平移与旋转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方便教学的教辅材料,通过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他们对数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也间接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对称图形时,也能够及时联想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所以,情境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新型教学模式,且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可。
三、提出问题,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如下问题:“教室中什么物体具有长方形形状?”“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学生在通过实际的课堂学习时,能够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思考,进而加深对要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
四、多样教学情境,发散学生思维
         首先是鼓励差异性,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个数学问题情境所产生的质疑,培养学生踊跃的提出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并及时的提出鼓励,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享受到发散思维所带来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其次是培养灵活性,受到长久的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更应当注意打破“模式”、“规范”以及“系统”等思维的束缚,立足于巩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寻求学生在思维上的最大创造,引导学生从所学知识中探寻新的路径,通过不断的假设、推敲而找到问题新的解决方法;最后是培养流畅性,这里的流畅性主要是指学生思维上的流畅,对此,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学生思维的多向衍生。其中多媒体就是一个不错的情境构建手段,它具有能够将抽象数学知识快速直接生动化的特点,这一点能够将学生更快的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但是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及重点的设计。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教师课堂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挖掘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加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力度,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189+191.
[2]邓小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J].知识文库,2016(22):84-85.
[3]韦功.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6(89):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