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物理学科的“教”与“学”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郑晓燕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初中物理为了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郑晓燕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初级中学,广东 中山 528463)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初中物理为了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已经开始信息化的改革,而“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改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为此,本文针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物理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与学

         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在各阶段教育中开始实行,相较于传统的说教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高效性、涵盖知识面广等优势,进行辅助教学,让课上课下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更为方便、紧密,教师能够随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也能及时的通过互联网对难点和疑点的解决方式进行研究和查找。因此,“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有巨大的帮助和推进作用。
一、“互联网+教育”视角下的教师与学生
(一)对于教师的作用
         互联网的融入给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学习与借鉴、教学课件的优化、课后的答疑辅导等新颖的教学手段利用,从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教学资源等多方面来改进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构建有效、适合学生的教学路径,使教学方式不再单一、课堂氛围不再枯燥沉闷、教学资源不再匮乏,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和帮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内容的丰富度[1]。
(二)对于学生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互联网带给了学生更广阔的学习资源、更多样化的知识获取方式,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资料的查找,在各个教育平台上来查找课程视频,对新的知识做好事先预习,对之前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巩固与充分理解。通过新颖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将知识融会贯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拥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创建了一种新型的交流平台,学生通过互联网上可以进行问题的提出、资源的获取、二次的学习等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难点,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高效、直接、及时的反馈。
二、互联网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初中物理课程的讲授,不应该单纯的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物理技能的学习,而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主动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

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通过互联网这一工具,给学生提供一种思维能力、一种思考方式和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各式各样的教学课件,而这些教学课件取代了枯燥的文字知识,将知识点通过动画、视频等手段以虚拟小实验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更加直观地展示了物理知识,也吸引了学生融入到初中物理课堂中去,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兴趣,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所以,互联网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教授起到了重要的推进和帮助作用,使教师与学生双方受益[3]。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互联网特点,创新物理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学的特点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更加便捷化、直观化、多样化,可以对知识进行更充分、更真实的展示,因此,教师要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创建新型教育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手段,将每天讲完课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教案、微课件、微视频、微习题,通过几分钟的讲解视频或者几道涵盖知识点的习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一目了然,加深对课堂的难点。在不给学生增加更多任务负担的基础上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程度和关键点掌握程度,帮助他们复习,确立学生的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利用互联网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有许多自然现象,而传统的教学无法将这些自然现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说教让学生去想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在新型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相关的自然现象视频,制作成课件,从而直接将自然现象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且对物理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进行知识的直观化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4]。
(三)结合物理实验知识,开展信息化的教学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课堂实验必不可少。但是许多实验并不适合在课堂上操作。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来进行实验教学,将实验每个步骤拆解,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每一个步骤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从而对物理实验的目的与含义有更深的了解,掌握实现产生的现象和理解实验结果。对于必须要做可视性又不强的演示实验,就可通过手机软件与教室的一体机相连,将实验过程投映到大屏幕上,可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结束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初中物理教师要为创新和改变创造学习氛围,引导学习者以积极使用者的心态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资源和便捷交流渠道,利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学习个体发展,促进个体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朝霞.中学物理网络化教学模式及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8):74-75.
[2]舒信隆,陈刚,戴放文等.利用网络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物理教学探讨,2004,22(21):44-47.
[3]张建英.初中物理网络化教学模式探讨及优化策略研究[J].科技广场,2006,(5):22-23.
[4]陈丽,李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理与实践指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