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玲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滨江学校高中部 531500
摘要:当今社会处于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同样对教育行业产生巨大冲击。我国教育政策持续更新与完善,教育部门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时重视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希望以互联网技术为突破,实现素质教学目标。基于此,对互联网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高中数学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一、互联网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在互联网中获取大量学习资源,把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学生学习,为教师教学带来极大便利,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数学知识结构中的不足。学生可以用零散的时间从互联网获取数学知识与解题思路,实现查缺补漏的目标。但是长期依赖互联网,有的学生很少对知识点进行深度加工与思考,容易丧失主动思考能力;在较长时间内借助互联网设备辅助学习,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自制力和自律性,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阻碍身心健康发展;互联网学习手段的频繁使用导致学生与教师间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减少,不利于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甚至逐渐疏远。
二、互联网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一)发挥微课优势
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结束某一知识点的教授之后,便会直接布置作业,基本不会开展课后辅导教学。但是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本就较为庞杂,且难度较高,再加之各种学科作业量较大,如果学生所学知识点未能完全掌握,那么学习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数学失去兴趣。尤其是在高三阶段,学生每天基本沉浸在题海之中,无暇顾及其他,尽管教师会对试卷题目进行讲解,但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却是另一回事。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课后辅导,增强其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就微课自身优势来说,时间较短,教师录制不需花费大量时间,且微课一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对播放速度进行调整,也可反复观看,学生可利用微课完成自主学习。就具体操作方法而言,教师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设备,将其所需讲授的内容进行录制,并上传至网盘或学习群中,便于学生随时巩固学习。
(二)引入探究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探究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探索,最终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探究教学法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去获得所学的知识,教师只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而探究的主体是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法,能够将课堂的主动性交到学生的手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自我意识的驱动下进行探究,充分适应了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先天优势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纠正和自我反思,从而达到最后殊途同归的效果。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入探究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针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主动的探究,鼓励学生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按照自己原有的认识基础进行个性化的知识解答,最终汇集成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共享集体成果,并通过数学探究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大千世界的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各种规律的共通性,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思考,经过探索活动的不断反复,形成学生的科学认知,找到数学思维方式的正确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性。
(三)构建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
(1)以客观的立场拟定全面的教师评价方案。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仅要采纳学生与教师的建议,更要汲取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在教育专家的科学指导下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对评价指标进行论证,通过论证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确保评价方案的效度和信度。(2)注重不同年级数学教师评价指标的差异性。高中不同阶段的数学教学重点存在差异,因此评价体系的衡量指标不能一概而论。构建教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根据各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与目标有针对性地拟定评价指标,保障获取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3)注重评价体系的实效性。教育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差异性教育背景下的评价体系需要有所区别,能够彰显当前教育形势、符合教育实际情况。
(四)适当开展线上教学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教育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线上教育,在为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因此,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可适当开展线上教学,将线上与线下充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线上教学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某一程度来说可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而且,在新型技术帮助下,能够对学生上课的整体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得到了拓展与创新,但是教育发展实践中,互联网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弊端逐渐显露。为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需完善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细节,提出更具创新性的未来发展计划,使高中数学教学与互联网达到良好的融合状态。
参考文献
[1]樊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J].东西南北,2019(16):229.
[2]杨彬.“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与突破[J].新课程研究,2019(19):127-128.
[3]王淑玲.小议互联网+时代的高中数学学习[J].考试周刊,2019(5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