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魏星
[导读] 思维导图由英国人托尼博赞发明,英文名称为themindmap,如果直译它的英文名称,

         魏星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中学442532
         摘要:思维导图由英国人托尼博赞发明,英文名称为themindmap,如果直译它的英文名称,应该把它叫做心智地图。顾名思义,这种图形思维工具,就是要用具象化的方式呈现人的思考状况,包括具体的思考逻辑、脉络、结构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探析
引言
         英语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和建议。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1]。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英语教师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仍采用直接灌输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出来,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传统英语阅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教师在全面应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提升,从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及表达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最关键的部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阅读教学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方式。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立体、信息含量丰富的思维导图用于阅读教学过程中,将文本内容图像化,并通过关键字、颜色对比让阅读文本显得更具层次性。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将整篇文章分成不同的板块,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还有助于回忆、再现学过的知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语言输出,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逻辑性、批判性及创新性都是思维品质的特征。思维品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进步和突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首先教师要紧抓阅读文本主体,然后从中心内容向外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分析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会得到培养。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运用这种思路,先寻找文章主题,然后在阅读文章内容过程中找准关键字眼,进而理解全文,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及创新性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受到强化。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合理的使用思维导图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非常简单的文章。就文章的内容来说,理解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对于这样的文章,许多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是根本不会使用思维导图的,因为文章理解起来非常简单,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一目了然,制作思维导图反倒是没有意义的工作。那在处理这样的文章时,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制作思维导图。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明确,什么样的情况使用思维导图是比较有效的,在什么情况下尽量就不要使用思维导图等等。
         (二)在阅读中:快速“略读+寻读+精读”,提升阅读能力
         在阅读之前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能够为开展阅读中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思维导图应用至初中英语阅读学习中,让学生的阅读速度变得更快,逻辑思维得到有效训练,阅读能力不断提升。略读中应用思维导图,学会在阅读之前借助思维导图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够进一步验证阅读前理解的正确性,增强阅读文章的兴趣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10分钟的时间略读文章,并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寻读中应用思维导图,人们会在不同情况下选择观看不同类型的电影,在心情不好或者心情愉快时观看的电影是不同类型的。寻读过程中,教师应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在学生分析文章的思路后,与学生共同制作思维导图。
         (三)在课堂中采用思维导图构建文本框架
         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课堂的核心。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较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种教学模式还会让学生养成思维依赖,不利于其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要留给学生部分时间,让学生快速完成文本内容阅读,大致掌握文章内容,并确定文章的主题。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内容并进行层次划分,提醒学生要抓住关键信息,这样才能厘清文章脉络,从而构建文本框架。最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依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回答问题。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不仅要了解知识内容,还需要在阅读时调动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回答教师的问题。
结束语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做好使用思维导图的准备性工作、注重对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效果进行检验,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好习惯。通过这些途径,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娟.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2019(10):48-50.
[2]季未来.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8):121.
[3]冯琳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