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 江春香 阮伟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新型教育模式不断融入到中小学课堂之中

         江春香 阮伟
         周口市纺织路小学  河南省 周口市 466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新型教育模式不断融入到中小学课堂之中。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需要通过较为有趣的游戏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而在教学过程之中,所说的游戏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玩乐,而是融入一些有特点的游戏,而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课堂的参与者,甚至是创造者。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音乐游戏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随后分析数学游戏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课堂;数学;音乐;应用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出现在课堂之中,由于小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年龄较小、专注力较低、自控能力较弱,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致使他们分心,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去设置不同类型的课堂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趣味性,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音符跳跳小游戏
         音符跳跳这个小游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这是由于活跃的音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音乐的灵动性传输给学生。伴随着音符的律动,学生能很快融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去[1]。这个游戏主要是教师通过将音符做成不同类型的小贴符,并且将这些不同的小贴符贴在指定学生的身上。通过教师的钢琴演奏演奏到相应的音符时,这个贴有同样音符的学生,就需要跳起来并且大声的唱出这个音,这样一来,教师弹奏的音乐随着音符的律动,学生也可以很好的参与进来,伴随着自己跳动的节奏哼唱出相应的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音乐辨识能力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二)节奏打打小游戏
         小学的学生正处于一种好奇心极强的时间段,所以更加有节奏感的音乐比较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韵律活动在儿童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需要将音乐的节奏特征紧紧的把握住。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来向学生展示音乐的律动和相关的节奏的差异[2]。节奏打打小游戏,对于学生掌握音乐的律动感是十分有益的。这个游戏主要是以一种跑步的形式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律动性和节奏感。在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不同的音符归为不同的跑步类别,将四分音符归为快跑,将八分音符归结为慢跑,然后由老师口头的指引让学生开始跑步。学生能够很好的认识到音乐的时值长短,并且感受不同音符的快慢。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节奏的快慢与音乐的高低都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内容。通过音调的高低起伏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采用拍掌打拍的方式,在音调高的地方用力拍掌,在音调低的地方轻轻拍掌,这就让学生的肢体语言与音乐的节奏感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三)乐谱找找小游戏
         由于音乐的符号较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些音符的记忆可能产生困难。通过采用一些音乐的相关小游戏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于音符的记忆更加轻松。比如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谜语乐谱、找找乐谱、硬币碰碰等等较为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音乐符号的学习,并且能够轻松地分辨出乐谱的不同之处。例如在终止线和反复记号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两个符号长相较为相似,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猜谜小游戏让学生进行分辨。将这些抽象的音乐符号转化为实际物体。在提升学生记忆力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对于数学产生更大的热情和兴趣。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爱上学习数学,进而提升各方面的能力。首先,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较为有趣的训练游戏,结合小学生爱玩、爱闹的性格特征,将这些较为抽象画和无趣的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喜爱上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3]。比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利用绕口令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推理出不同数字组合的读法。运用这种较为有趣的游戏,学生由于有着竞争心理,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结束之后,总结和掌握一些知识的基本规律。
         (二)传授学生计算的方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以及动手操作的学科,所以教师与其直接告诉学生解题的真正答案,倒不如教授给学生真正的学习方法,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学会数学,而不是被教师逼迫着接受一些知识。学生如果能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之中所遇到的问题,那么他们的思维逻辑将会有很大的提升[4]。在进行小学数学授课的过程之中,教师更多的应当扮演的是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以一种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也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以及探索。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周边的事物。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大脑就会不由自主的进行思考,那么他们的计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比如,教师在教学生如何使用量角器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这种观察的方式。在过去的课堂授课中,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测量开口向右的角,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规律,但是当学生遇到开口方向向左或者是朝其他方向的角时,学生就会产生疑惑。这时候,教师不应当直接的就告诉学生如何去测量,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更加扎实的掌握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的思维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活跃和敏捷。
         (三)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学生只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之中,能够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在日后的做题过程中,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多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数学题目讲解时,也可以借助一些较为直观的教具,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题目和解答题目。比如说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长+宽+长+宽”,“长×2+宽×2”,“(长+宽)×2”。但是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题目的类型运用相应的公式,教师在进行这种课程的教学时,就可以帮助学生画出具体的图形,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这种计算方法是如何应用的,也能够深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之中,了解到具体的解题方式。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进行训练时,也可以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结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给出正确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比较常见和简单的数学题进行竞赛。这样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起到锻炼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小学的课堂教学也应当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将游戏结合到课堂的教学之中的方式,在满足学生好奇心里的同时,也能够以一种更加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开发新型的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陈式云.浅谈新背景下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000(002):67-67.
[2]赵倩.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课堂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9,v.41;No.211(07):240-240.
[3]安成霞.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0(3):126-126.
[4]林璀.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648(28):69-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