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民
安徽省蒙城县漆园镇涡北小学 2335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对于学生的思想启蒙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着明显作用,可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规范个人行为,强化法治素养,为正确价值观念的构建打好基础。因此,教师需精心实现教学目标的设计,更高效的开展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本文以《我们的公共生活》为例,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其法治素养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以期真正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素养;教学目标
引言: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年龄较小,没有足够保护自己的意识以及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是自古至今有效传承的内容,对于一代代中华儿女产生影响。由于当前小学生个人的法治素养不佳,其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强。基于此,教师需要采取合适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在学生思想与行为上正确引导,推动学生的综合化成长。
一、深入研究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媒介,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可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较为丰富[1]。其中涉及到学生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面的生活,也满足学生不断拓展生活空间的这一成长规律,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的体会法治的重要价值,也感受各种不同的规则、法律等,不仅限制人们的行为,也保护大家的合法权益。以整体层面分析,在一二年级,更注重对家庭、学校相应规则的学习,引领学生初步形成保护自己的思想与能力。三四年级渐渐的拓展,向学校以及社会中的规则推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守相应的社会道德。五六年级将重点放在了社会的规则上,也关注学校与家庭的真实生活,还引导学生将规则的认知进一步的拓展,初步明确生活中常常应用的相关法律。在低年级的法治教育中,是将知识碎片化且融入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中。而在对高年级进行法治教育中,其难度出现明显的增加,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才能实现对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
通过对教材的深度研究发现,《我们的公共生活》是公共生活靠大家这一单元的重要组成,本单元会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以及法治意识的引导,在开展对本课的教学中,需要在内容方面不断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以不同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实现规则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基于此,要强化学生公共意识以及遵守社会公德,以此定位可帮助学生更轻松的实现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法治素养的强化。
二、找准法治教育方向
(一)课标目标
在教学中,制定精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确保法治素养的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是课程目标制定的宗旨[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大对课程标准的研读,才能更为清晰的明确教学的方向。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需要抓住道德、法治这两方面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等全面培养。在本课教学中,对应体验公共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的个人意识。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在现实生活中自觉的维护公共设施,真正强化公共意识。
(二)大纲目标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需要加深学生对宪法常识的理解,形成遵守法律的习惯以及行为等。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中,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这两方面考量。
如,在《我们的公共生活》的教学中,设计了参与公共生活、不文明现象、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爱护公共设施这四个环节。若是只考虑道德方面的目标,可将教学目标设为,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而想要达成法治教育目标,则需要引领学生明白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够更好的享受公共生活。并且,应自觉的规范语言与行为,遵守社会公德。
(三)单元目标
在实际教学之中,单元目标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课程知识有着递进以及并列的关系。只有全面开展对单元的解读,才可形成整体意识,掌握不同课程的关系,更准确的制定法治目标。
三、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在进行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需要由浅及深的设计,从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在逐级递进中强化学生个人素养。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需要考虑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在《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应以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感知公共社会,使学生在事例、故事等学习中形成共建共享的理念,强化其公共意识。同时,还要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每一个人都维护公共的利益,才可更好的享受美好生活。
结束语:培养小学生的法治素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乎新一代建设者法治理念的形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法治素养进行教学目标的精心设计,以适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知识探究,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增强法治思想,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自觉规范语言与行为,今后真正成长为具有良好法治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品位经典,2020(11):120-121.
[2]魏莉.论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20(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