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陈卫国
[导读] 小学生们现处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

         陈卫国
         安岳县偏岩九年制学校
         摘 要:小学生们现处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个关键时期里,老师对他们进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直接意义。它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还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们的道德法制观念的发展。因为小学生出入社会的经验较少,没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所以增加小学生道德法制课堂会提高学生的思想能力。
         关键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有效性
         
         引言 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通常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只听表面的内容,它不能调动学生对这门课堂的积极性和兴趣,所以孩子们在这个课堂上面学习的时候不会主动去了解这门课堂的意义。他们还会认为这节课很枯燥,没有很大的趣味性,所以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只停留在了表面,对内容没有深刻的认识。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开展这堂课对同学们的影响,小学的品德与法治教学对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影响很大。它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从小树立道德观,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1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刨析
         即便教育部的教育课程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还是以老师给学生讲解知识点的方式存在。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负责讲,学生是被动地去听课,去接受他们并不是很理解的词语。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无疑是枯燥的,这种授课方式会大大地降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会降低对课堂的兴趣。学生不会主动地参与课堂,而且与老师的互动性减少,所以就减少了对道德与法治的了解,这样一来就大大地降低了教学品质。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许多老师通常就是照搬照读,和学生们所见的生活现象相差甚远,再加上小学生对事物认识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使得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小学生的影响作用很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模式很少,学生会把道德与法治和老师讲的道理等同在一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想听课,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不到什么实质的知识,远远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2 加大小学生品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方案
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单一,对社会的看法也不多,教师只是一味的教给孩子
们课本上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生对书本上的概念没有进行更好地理解,所以就不能准确地理解老师所表达的意思。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注重孩子上课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当一个知识点讲完之后可以趁热打铁和学生讲一些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探讨,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学生对道德法治的理解。这样也能够加大道德法治教学的可行性,老师也能够从社会热点方面下手让学生们之间多进行探讨。例如:学生不小心撞到宝马车进行留言道歉,这种行为你怎么看待?在课堂上可以分成两组展开不同的看法,再选取一个人把自己所在小组看法观点阐述出来,老师在进行总结。这样一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道德和法治的含义。


3 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好奇心
         小学生通常对有趣味性好玩的事物感到好奇,小学的道德法治教学要利用好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课本上面的常识与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起来。但是又不能违背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举出一些道德法治相适应的例子。比如:当一位同学做了一些好事之后,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共同感,学生也会向那位同学学习。还有老师在备课方面,可以选取图片和视频,然后对视频进行多方面的解释,这些方式也会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因为学生们现处于一个网络大发展的时代,多一些视频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活跃起来。例如:最习以为常的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如果老师去告诉同学的话,这样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用图片展示就会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老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答辩,说一说哪一些行为不可取,再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是和法律相关的。这样学生心中就有了一些不可以逾越的界限,在行为上会规范自己,对道德法治就有了概念性,这样就起到了教学的目的。
4 在课堂中适量的加入实际例子
         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讲解的内容比较单一。这个时候老师就要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老师在选举例子时也要从多方面考虑,因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强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它,这时老师就要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老师举出来的例子不能太过于严重,这样很容易给学生带来阴影,而且教学也起到相反的效果,这样学生就不能在思想上面产生同感。所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案例一定要紧贴学生们的生活,更加真实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课本内容理解,而且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学生从这件事情中就会学到一些更好地知识,从而学生就会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可以促进小学品德与法治的教学品的进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小学生们来说很重要,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用心教导学生,合理运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去安排教学课程。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多组织课堂活动,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补充,还要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对事件的分析能力。学习这门小学道德与法治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变成一位懂道德懂法律、遵纪守法的公民,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敏燕.联系生活 实现小学道德與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8(46):129-135.
         [2] 秘芳云.分析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1):107-117.
         [3]何金定.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几点思考[J].速读旬刊,2019,(07):78-79.
         [4]石斌.上好《道德与法制》课的思考与实践[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4):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