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科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第三初级中学校 644201
摘要:经济基础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上层建筑的需求,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及更高水平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广下,中小学教学中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时代的核心目标。要实现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就不能忽视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起着塑造其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案例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探析;案例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引言: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初中生自身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这个时间段的价值引导对学生以后性格塑造和综合发展极其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要探索科学的方法优化课堂质量,引导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一、案例教学特点及在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案例教学指基于案例解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设计目标及教学内容以期实现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作为创新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注重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提升学习能力而非基础知识,倾向于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交流教学。案例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材知识语言凝练,理论偏于抽象化,传统课堂的讲解又以陈述为主,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案例分析,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教材知识具象化,加深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二)增强个人体验,强化知识理解
在案例教学的应用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搜集相关案例,学生通过自行分析和筛选案例的过程,加深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在对自行搜集的案例进行阐述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生活经验
取材于生活实际的正向典型案例是教师案例教学课程中的优选素材,教师可以结合让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收集案例的方式辅助课堂教学,打破传统课堂只教授书本内容的局限。利用案例教学实现对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实现生活经验的丰富。
二、案例教学应用的有效方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课堂情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设备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优势显著,也更易于学生接受。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弱化教材知识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将知识点利用影音系统更直观的展示出来,创设科学有效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的课程,教师可以展示美丽中国的视频影像,打造美轮美奂、引人入胜的情境,融入我们现在时代面临的发展和环境等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共筑生命家园的美好愿景。避免了直接陈述的空洞无物,也能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课堂上的积极情绪,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复习任务:观看《航拍中国》等纪录片,感受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紧扣时事热点,应用真实典型案例
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多下功夫,案例的选择要贴近生活,要具有正面典型的积极意义,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自身要做到多关注时事政治,关注新闻热点事件。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将生活与课程相融合。例如:讲解《富强与创新》的课程时,教师要多搜集一些改革开放、祖国富强的真实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尤其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世界共同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率先做出“武汉封城”的科学决策,全民协作,众志成城,在抗击疫情的洪流中,涌现了一批批舍身忘我的“逆行者”。疫情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离不开祖国的创新和富强,离不开一个个有着爱国情怀的普通人。
(三)发挥小组探究优势,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互动式教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退居到引导者的位置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点评和指导。在具体的课堂应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探究这一方法的优势,采取强制分组、自由分组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探讨,发表意见,多方参考,形成观点。例如:讲解《中国人 中国梦》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认为的中国梦是什么?”,每个人不分年纪、无关性别,都会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想展现自己、实现梦想的欲望。教师引入事先准备的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邓稼先“两弹一星,中国自强”的梦想以及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现代青少年的自强,浩浩汤汤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需要青少年来传承。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一代代青少年为祖国自强奋斗不息。
三、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案例教学的应用技术日臻完善,教师在日常课程的运用中仍要积极探索,摸索出更多可行性更高的方案。对案例的筛选和运用要科学合理,引导学生理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切实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龙晓露. 浅析“案例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
[2]徐芳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J].教育现代化,2018,5(11):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