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望千
浙江省东阳市佐村中小学 322112
摘要: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大量的活动性质,初中科学的教学旨在连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到科学知识。初中科学本来就是基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应用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和手段,就能更好的将科学知识进行传授。
关键词:初中科学 生活化教学 策略分析
科学是来源于生活,并反哺于生活的,教师应该以生活中的科学为出发点,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常规认知出发,拉近与科学学科的距离,在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学习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科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索。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的科学教学中,与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能够丰富初中科学的教学内容,为初中科学学科带来更多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指引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环节中来,在生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初中科学知识的认知,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的反思生活,学会生活,为学习和生活之间搭建桥梁。通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在生活场景中,不断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种类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该积极将教学知识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发挥学生初中科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科学的课堂学习更加的接地气和充满人情味。生活化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的观念,深刻认识到初中科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主动的去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师进行教学准备时,应该对初中科学的教材进行仔细研读,找到教学中与理论知识相关联的生活场景,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作为教学内容,拉近科学学科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初中科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接地气。教师应该积极利用生活中的教具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生活中有关的科学学习场景的创建,或者通过视频和纪录片的形式,带领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进行了解,不断的捕捉课堂中的生活化情景,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许多教师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科学的高大上,但是这样的科学虽然很有魅力,却让学生望而却步,教师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的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先让学生通过生活就能接触到科学,提起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爱上科学,再进行逐步加深的教学,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完善生活化教学内容
初中科学是非常有趣的学科,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就意味着,不能够仅仅将教学内容、教学地点等局限在课堂和书本中,而应该进行更加开放的教学,带领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对于许多的科学实践和观察类教学,都为走进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观察是学生进行科学活动的主要手段,观察的地点应该走出教室和实验室,在大自然中进行最直观最真实的现场观察,教师应该把丰富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内容和素材作为教学内容。
比如,在学习《常见的动物》一课时,我牛就可以作为研究对象,许多学校绿化环境很好,本来就有一些活的蜗牛,就没必要让学生去观察图片或者视频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室外观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中去捉蜗牛,将捉到的蜗牛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蜗牛的外观、触角、了解蜗牛的行为,它们是靠什么发声的,靠什么形成位置移动的,爬行的速度怎么样,进行简单的记录,然后将蜗牛放回大自然,回到教室后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探究。教师可以对学生观察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纠正,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如何更加高效更加细致的进行观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也能够提示学生在生活中是有许多科学学科的内容的,引起大家的关注。
(三)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
1、课堂导入时创建生活情境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学科的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时难以通过走到室外或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实际触摸到的,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应该通过语言的描述或者音乐视频的播放,以及动画的制作等,带领学生进行生活场景的创建,通过情景模拟,带给学生更强烈的情感体验。比如在讲解《动物的生命周期》一课时,许多学生可能家中会养宠物,但是对于繁殖过程和生存发育死亡过程的观察体验是没有的,繁殖的时间不确定,发育的时间不确定,不能让学生等待观察,这时候教室就可以进行一些图片的展示,通过播放一些纪录片或者是《动物世界》的片段,对真实的生命周期场景进行还原,然后通过观看视频,告诉学生,这些片段,其实是动物在生长发育或者是繁衍后代,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观察在整个繁殖活动中动物的一些行为和状态的变化,更加深入的分析。
2、在实验过程中注入生活经验
在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构建中,除了加强学生的体验感,还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在实验中,许多的实验结果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是能够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推断的,利用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更有助于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先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估,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仔细的观察,看看科学实验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是否存在出入,如果得到的结论证明我们的生活经验是错误的,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能够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更加投入。
3、布置生活化作业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教学不止体现在课上的教学环节,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上,也应该体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许多初中生刻板的认为家庭作业产生反感,认为这只是一项任务,其实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还会浪费平时的时间,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带着这样的思想,不能很好的进行学习能力的提升,将家庭作业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就能直接完成家庭作业,改变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固有印象,提升家庭作业的价值。比如在学习《电路的连接》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改变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家庭中,在家长的陪伴下,观察自己家庭中的电路布置,到课堂上进行收获分享,使初中科学的家庭作业不再带给学生压力。
4、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对每一个初中生进行教学评价,不应该仅仅是教师在校园中的评价,家庭作为学生另一个主要的活动场所,也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学到的理论知识是否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应用,同时也能够推进家校联合,做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延续和统一,使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更加的全面化和真实化,将评价融入生活中的环节,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初中科学学科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科学,运用科学。
如今的互联网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初中科学也不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障初中科学课的教学质量,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潜力,培养学生对初中科学的学习兴趣。在现阶段的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还不够完善,需要教师进行更多更有益的探索,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汀·夏洛,劳拉·布里坦著,高潇怡,梁玉华,孙崔译.儿童像科学家一样一一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5.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3一74.
[3]夏庆华.扬起生活的风帆——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浅谈[J].新课程(中学),2015(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