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六小学 1643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习和应用的目标。本文讨论了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于课堂生活,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应用于生活,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这也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促进数学发展。
关键字:小学数学;生活教育;教学思考
中国生命教育的发起者陶行知说:“教育只有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才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育的成功可以看作是学生数学技能的发展。数学技能通常归因于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然后为生活服务的理念。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自然就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
一、将生活要素渗透到日常课程中
法国有名教育家卢梭说:数学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要素,有必要将生活要素有机地融入日常课程中,以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这要求教师对数学教科书有深刻的理解,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等都有充分的了解。其中包括一些具体的生活案例、生活事件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有机地将生活资源集成到数学课程中,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分数加法和减法”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可以使用一个实际的案例:在讲台上放置10个糖果,然后选择三个学生。例如,将糖果分为三个部分:小红分到了3颗糖果,小明分到了4颗糖果,晓晓分到了3颗糖果。三为学生所得糖果的百分比是多少?在计算过程中,获得最快,最准确计算的学生可以获得糖果作为奖励。类似的生活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教师应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习惯相结合,以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体验数学。例如,要了解图形教学,让学生观察哪些图形是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然后让学生画一幅画并进行讨论,以便他们可以体验并感觉到物体的形状。这种生活化的的数学教学缩短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思考空间。因为它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监督数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数学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学习也将产生兴趣,学生将学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课堂中。
二、将生活化材料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将生活化的材料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有着不小的帮助。
对于小学数学中的以生命为导向的教学,关键是教师应该知道如何探索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并将其灵活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尽管小学数学知识的内容非常简单,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仍然是有难度的。因此,学习过程需要老师的帮助,以探索生活现实与数学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如,在“克和千克”中,克和千克是每天使用的计量单位。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地方看到,例如在市场上,教师可以以5斤桶的花生油为例来体现公斤的概念,并且引导学生将斤转换为公斤。一旦学生掌握了克和千克的基本概念,教师就可以挑选其他产品并使用产品标签作为示例,以便学生可以正确地转换为克和千克。这样,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学习数学并提高课堂效率。
三、创造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在此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无关,没有具体的联系,只一味地要求学生盲目想象,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教师通过在数学课上创造一种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况,数学教学的内容可以更加具体、生动和现实,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生活情境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例如,让学生尝试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以便学生可以为学校设计和规划各种绿色种植面积。在体验生活和充分利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建立了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自觉地重现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学习书本知识外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迫使数学问题继续存在。例如,教师可以创造一种生活环境:孩子们会在秋千上玩耍。因为学生非常了解如何荡秋千,所以他们的思维会变得非常活跃。老师问在凉亭里玩耍的12个孩子应该如何分组参加,一些学生根据他们的经验回答,秋千需要2人一组进行。学生们现场讨论了这个问题。这样的练习不仅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并引起他们的兴趣,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可以应用于生活中;它们不仅反映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而且还发展了学生对问题的全面思考,并增强了他们对应用和创新的理解。
四、为了提高经验的深度,在数学课堂上组织丰富的体验活动
在小学数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开展更深入的体验学习活动,并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加深学习的体验性并帮助学生沉迷于这项活动,以加深他对数学相关知识的反思。
例如,通过研究“折扣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室里从事“销售活动”,例如出售粉笔或粉笔盒之类的小物品,并以价格和折扣标出每个小物品。让学生从老师那里“购买”这些小东西,并确保花费最少。另外,在教室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允许一组学生担任销售助理,另一组学生担任客户。通过组织更多的销售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折扣的含义。让学生真正了解在超级市场中20%的折扣意味着什么以及23%的折扣意味着什么。通过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他们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因此,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生活体验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借助活动,师生之间的交流将变得更加适当,这是非常有益的。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发展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简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将数学知识有机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了解如何创建有效的面向生活的数学课。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适当地介绍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从而为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打下基础。教师应该选择良好的入门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发挥充分的领导作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从“我要学习”变为“我想学习”,然后发展为“我可以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通过不断的辅导,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培养自信和好奇心。
参考文献:
[1]孙婧.小课堂,大社会,海阔天高任你学——“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4):9-10.
[2]宗钱云.“生活即教育”的小学数学解读[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4(4):17-18.
[3]孟庆红.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