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慧
云南省保山市 勐统中学 15987522343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正在深入践行的时代背景下,新时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重视,这样来培养符合新时期发展需求的人才。根据这种教学理念的引导,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也更加注重于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对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进行充分地发挥,以更加科学、有效、合理的模式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推动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构建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作者将在本文中分析初中数学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造性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性、自主性和独特性的思维模式,将在外部因素影响下会逐渐增强,帮助学生实现对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更好地了解和发现。新时期,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将推动学生更好地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更好地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推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帮助学生形成独特化的数学解题思路,实现对各种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应用,从而推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增强,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以生活化教学情境来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数学知识是十分体贴近生活的,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素材作为课堂教学案例,这样来构建与课堂教学知识相一致的教学情境,确保学生在所熟知的生活化情境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中实现对自我发散思维的锻炼,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从而实现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增强。比如,初中数学老师在对数学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用学生所熟知的事件来设计数学问题,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制作教学视频,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来分析和解答数学问题,在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下推动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增强。
(二)补充各类数学文化,让学生的体验变得更加丰富
初中生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实施创新和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独特化的思路提供相应的理论知识支撑,将推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初中数学老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实现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还要给学生补充各种有用的数学文化知识,比如想学生讲述各类数学故事,渗透数学思想,讲解最新的数学研究成果等。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完善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明确地认知,形成完整化的数学知识学习思路。在此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化归等方式来对数学问题进行剖析,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二、运用各类新型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运用问题导学来对学生的灵活思维进行开发
为了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初中数学老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学法来对数学课程教学流程进行优化,让学生在一环套一环的问题引领下来深入到数学知识的核心。用问题来将学生思维的大脑得以唤醒,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力一直高涨,在探究重学习到更多的数学解题方法。
比如,在初中数学有关“有理数”知识讲解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以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实现对有理数概念的学习,结合以实例教学来让学生对有理数的范围、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等知识有明确地掌握。最后以数学问题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验,推动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更加完善,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模式下,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运用小组合作来对学生的学习灵感进行触发
初中数学老师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时候,要积极为学生构建开放性、探究式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多种思维模式的引导下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在反思和总结中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思路,更好地触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为了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来开展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日常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围绕实现设计好的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学习方法的分享、学习思想的交换来帮助学生寻找到更加有效的解题方法,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同步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来强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
初中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注重培养,让学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将数学问题中的各类数量关系得以理清,在不断地训练中让学生形成多角度地分析数学问题的意识,推动学生更好地创新和创造。此外,初中数学老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以碎片化的知识内容以及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来让学生来绘制数学问题解答的思维导图,这样来实现学生对数学问题分析和梳理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开展教学实践探究活动,推动学生在应用中实施创新和创造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老师就要注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操作的教学环节,这样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中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内化于心,在具体应用推动学生形成创造意识。比如,初中数学老师在《确定圆的条件》这一内容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来对构成圆的因素进行确定,合理化地推测和猜想各种必要的条件。接着运用手头的作图工具来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在操作探究来推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四、积极挖掘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的创新潜力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来让学生高效化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学生创新意识的不足,将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比如,初中数学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解各类数学创新励志故事。比如,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从小就表现出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积极开展数学学习的创新活动。还有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刻苦学习中积极进行创新活动。此外,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领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提供良好的平台。
五、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加大指导力度,以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进行指导,以长期的训练来让创造性思维成为学生一种固有的能力,推动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初中数学老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强大的动力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实现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庆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研究[J].情感读本,2018(36):67-68.
[2]张翼.初中数学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34-35
[3]殷文国.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