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 周燕
[导读] 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为构建有效率的课堂,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

         周燕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九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为构建有效率的课堂,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老师应该分析学生的整体能力和教育内容,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实际情况,要对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计划与教学计划相结合,教学能力提高与教学计划的科学调整相结合,所有环节都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学内容与计划都要符合目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字: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力度。数学是初中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学习知识还需要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育课程,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及时认识到教育模式的创新。所以,通过有效的课堂建设,教师可以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计划的不断改善和优化,每一个环节都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学生的学习和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构建有效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概念的传统化
         初中水平的教育和教学正在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事项。另外,教师和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根据学习成绩区分优等生和学困生。它沉重地打击了学生。他的自尊心使他的学生逐步发展出一种严肃的、叛逆的心理学。教师们没有及时发现教学问题,仍然专注于传统的教学概念。他们教学生怎样考试,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培养和刺激,使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主能力越来越差。更坏的是,增加对教师的依赖度,如果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会失去自主能力,就会失去学习目标,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不明确的教学目标
         由于传统的教育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果,将此视为教育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忽视总结性的分析。所有选择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都是测试和传统的。这逐步削弱了学生的思考和自主性。随着老师对基础知识的反复讲解,学生们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为了学习数学知识,学生们需要很强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受教师传统的教授概念和教授经验因素的影响,学生们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们也无视有效的课堂建设,整体教育目标不明确,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建立初中数学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有效课堂策略
         (一)明确的教育目标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数学课程的研究对学生整体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生自身的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思考还不成熟,所有能力都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无法保障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相关,教师完全理解学生的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也是必要的。主要的教学课题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的地位,注重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教育,让学生选择最熟悉的方法和内容。最了解数学的抽象知识,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使用课本的基础知识。在教学基础上,扩大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二)注意学生的层次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个学生的整体教学能力都不一样,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能将学生分为等级,确保其积极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使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逐步改变自己的考试教育概念和习惯,根据学生整体能力的强弱进行层次教育,设定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模式,塑造自己的教育作用目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探索学习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然后相对来说综合性能力较弱的学生们,基本知识成为教育的焦点,学生们牢固的掌握了基础,以后的学习也会相对容易一些。相对全面能力强的学生,会把重点放在基本知识扩展的教育上,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通过开发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
         “灌输式”教育方法可以让学生记住数学基本知识,但学生们没有正确使用基本知识,整体教育效果不好。与此相关,教师也要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活动。老师有明确的活动教育目标。设计和创新课堂内容能持续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课堂教育活动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良好的营造,学生的心理焦虑和焦虑逐渐消除,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状态下学习。同时,有助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探索,提高学生们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也就是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以学生的教育状态为主体强调细致的教育活动设计,对学生的个人思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频率与概率”一章的“事件概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教育活动。老师可以把学生们分成一组。教师给各个小组分配特定的教育课题,小组的学生应该承担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积极地探索数学知识。一群学生通过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课题的细节探索,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教学活动相关问题,增强学生整体能力和学习欲望,为学生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提高了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打造有效率的教育课堂,学校和教师应给予关注,明确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扩大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分层、和数学知识的分层教育,重点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发完全可以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参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占武 .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之实践与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7):135.
         [2]陈微春 .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2019 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
         [3]姚子荣 . 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探讨 [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 下 ),2017:110.
         [4]田银梅.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8):42.
         朱万亮 .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 中国校外教育,2019,668(12):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