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祥文
临沂白沙埠中学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是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操作。近年来我国全面推广全民素质教育,旨在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全能人才,他们不但需要具有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其中,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的根基、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及民族发展的根本。基于此,本文章对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引言
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是新接触的知识领域,而初中化学课程主要安排在初三年级,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基础性和实验性较强,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实施实验教学不仅是对化学教学成果的检验,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测,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不断改进和优化实验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水平。
一、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实验的意义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意义重大,是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的催化剂,有助于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提高化学整体教学质量。学生刚刚接触化学,无论是理论还是操作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时教师要引入实验教学,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实验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在实验中增强抽象思维,使学生牢牢地掌握化学知识。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只有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逐步找到化学实验的有效方法。化学实验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有些实验数据需要进行计算或者绘制图表,通过计算才能够获得实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锻炼实验意识。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较为传统和僵化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根深固蒂,尤其是初三面临着重要的升学考试,所以对于教学重点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普遍不高。虽然新课程标准理念在不断贯彻和落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维并没有及时进行更新与转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依旧侧重于理念知识的教学,对实验教学并没有加以重视,甚至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若是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即使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理论知识,也无法将化学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二)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实验的意识不足
创新性实验的缺失,造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少思考,同时对实验的原理、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也缺少思考和提问,从而造成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缺失,以及学习热情的不断减退。许多教师对创新实验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学习,尽管他们对这一教育理念进行过探索与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并未在初中实验教学中进行应用,并没有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营造出创新实验的氛围。
三、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思维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以确保教育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初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在实验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还要求具备创新思维。因此,在组织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已经不能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简单地介绍实验,而需要深入理解实验教学的功能性,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思维的束缚,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教学出发点,借助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比如说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粗盐提纯”的时候,首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谈论在日常生活中食盐的具体用途,以及粗盐提纯的过滤和蒸发等方面的知识,接着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整理和收集实验器材,根据粗盐提纯的具体步骤:溶解、过滤和蒸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粗盐加水进行溶解,严格遵守一贴二低三靠的注意事项,逐次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得到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根据相关步骤进行实验,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得到的结论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以及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增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化学教学趣味性,就要增设充满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是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多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增设多种趣味性较高的化学实验,提高化学实验频率,给学生提供亲手进行化学实验的机会,以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滴水生烟”实验,在蒸发皿中放入少量干燥铝粉和干燥碘粉,混合后进行观察,几乎看不出两者有明显的化学反应。而后将蒸发皿放入垫有玻璃板的玻璃钟罩里,在钟罩的顶部塞入单孔橡皮塞,在塞孔中插一个盛有水的分液漏斗。操作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从分液漏斗中滴入1—2滴水于蒸发皿中,则铝和碘在水的催化下,发生剧烈的反应而生成碘化铝,钟罩内出现“紫气腾腾”的美丽景色。神奇的化学现象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其好奇心,使其产生探究兴趣。
(三)化学实验要强调小组合作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受到了诸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一方面既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小组成员的优势和劣势,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或塑造学生的个性,助推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实验模式,通过小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分析交流。
以“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为例。课前,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共同探讨二氧化碳制取的理论方法、实验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课堂上,先请小组代表阐述预习成果,然后由教师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本次实验形成全面的认识。之后,组织各个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探讨如何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和辅助者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负责不同的任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通过神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好奇心,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创新化学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秦国荣.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4):34.
[2]陈旭.初中化学教育中采用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下),2019(12):121.
[3]余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40.
[4]郭春梅.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文库,2019(24):180.
[5]李春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吉林教育,2019(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