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2期   作者:陈萍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打造有效的小学美术课堂也是当今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陈萍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老观镇土垭小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打造有效的小学美术课堂也是当今新课程的教学目标,高效的课堂需要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并积极帮助学生了解课堂知识,学生与老师积极互动,从而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与老师积极进行课堂合作,以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课堂改革是“关注学生,为学生服务,激励学生以及与学生互动”。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打造小学美术高校课堂的建议。
        关键词:用心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一、老师
        有效的课堂改革是“关注学生,为学生服务,激励学生,关爱学生,留住学生”。为了创建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师应在上课前进行认真的准备,在上课时灵活多变,并在上课后进行认真思考。首先,上课前的准备是实施有效课堂的前提,除了准备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外,教师还应提前计划和准备,因为学生有时会涉及到许多其它方面的学习工具。例如,通过教 “木偶大本营”3,为了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废物,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并将其放入工具箱中。为了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我们用不同材料制成蛋壳玩具。其次,在教授美术课时,理想的教学模型是课堂有效实施的保证,在艺术教育领域,观察和评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探索和沟通以解决关键的棘手的问题,阐明了示范要点,消除了学生的疑虑,通过实践创新以实现目标,相互展示和评估以促进发展。  
        (一)通过监督和评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美术时,老师经常根据课程类型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来创建情境,从实际出发,创造不同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使用语言,图片,视频,表演,等来解决特定情况,从而鼓励学生运用其感官,例如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手等进行某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想去创造的信念。例如:在“换脸”这节课上,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时的第一道折纸课,它以“我想做魔术”开头,老师把一幅带有图画的折纸折成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祖父,通过折小动物及其观察他们不同的表情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并促使他们进入快乐的学习状态。
        (二)调查和沟通的重点和难点。
        当学生观察和评估相关的照片,视频和其他材料时,教师可以将许多思考性问题引入其中,并让学生使用纵向和横向交流来自由地做出回应,这样可以促进小组交流和师生交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以便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交流来解决学习中的大多数困难的事情,而其余的困难则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面对它们。在“变脸”课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分解预先折叠的小脸,然后比较书本的草图从而画出他们喜欢的人物或动物,学生们像玩游戏一样拆卸,并仔细考虑,在不知不觉中分散了图片的难度,这不但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并且增进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协作和研究的理解,并提高了学生大脑,眼睛和手的能力,从而创建了一个有效的课堂。
        (三)说明论点并表示怀疑。
        通过合作研究和沟通,学生可以基本解决学习中的重要的问题,通过正确地使用教学方法,例如问答和图片评估,教师可以基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但是,学生们可能仍然会存在疑问,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其作出解释,老师的解释和示范要点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老师的需要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容易理解,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好,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想法并确定主题。例如:在五年级,即黑色背景和白色背景中,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将黑色,白色和灰色描绘成容易出错的“白色”,老师使用有此缺陷的图片,并添加说明,进行演示,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消除学生的疑虑。有的时候尽管使用了先进的教具和丰富的表达方式,但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以及对孩子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导,班级的表演就不会变得丰富多彩,这样学生可能就会迷失了自我。

只有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学生才能知道使用什么方法,步骤和技能来为进一步的实践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创造出最坚实和有效的课堂。
        (四)实践创新以达到目标。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和实践,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效率来测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追求开放,差异化的创新思维并成功表达自己的内心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实践创新是展示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认知活动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针对不同才能和绘画水平的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作力,解放学生的思想,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五)扩大以促进发展。
        总结本章中学到的知识,我们介绍了一个例子,从课内到课外,学生对目标的理解一直在继续,新时代美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美术文化的研究,通过将艺术与人,生活,自然,情感,道德教育,自我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改善他们欣赏艺术的美学的能力,评估艺术的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他们的知识特征适当地扩展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允许学生在教室外成长,并升华。最后,课后反思是实施有效课堂的升华,有人说:“优秀的老师是能反省的人。”老师在课后的反思应谨慎而透彻,专心地对待课堂的各个方面,比如课程的准备,学生的状况,以及成功的经验,自身的缺点以及各个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并做好记录,勤奋意味着需要时间,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并积累经验,教师应该周到并且深思熟虑地考虑事情。
        二、学生
        (一)准备课前预习和养成数据收集习惯
        我认为有必要在上课之前预习并收集材料,因为这样学生才能知道该课程的课程类型,需要携带的材料并且如何更快地进行操作等,当学生上课前做好准备时,上课的效果自然会更好,当然,需要准备什么材料,需要教师首先对学生做出要求。
        (二)课堂学习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艺术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仅要求学生的绘画精美程度,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在艺术课上学习艺术的好习惯。在教室里,重要的是要强调学生要认真听讲,因为美术老师只会讲大约十分钟,如果在十分钟内不听老师的讲解,那将会错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讨论问题时,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地提出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一起解决问题,为下一步创作艺术打下基础。绘画时,需要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注意课堂的秩序和桌子的布局,以便学生在美术课上能真正实现“美”。
        (三)学生做作业的习惯
        这是美术课中的常见问题。有些学生在一堂课的老师的讲解中可以轻松地完成这项工作,但是,有些学生必须推迟第二个甚至第三个阶段,直到他们在老师的敦促下才能完成。在问完问题后,我了解到并不是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而是大多数孩子习惯于从小就拖延时间,这肯定会影响学生的作业质量。因此,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专注于教育学生养成在课堂上完成课堂作业的习惯。无论学生是否完成,都会先将作业交上来,然后再进行下一堂课,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生意识到了问题,逐渐开始集中精力,提高了作业质量,由此可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多么重要。
        简而言之,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室是主要的战场。只有对课堂教学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才能客观地解决在课堂上讲授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关注课堂上每一个方面的问题,从课程到作业,从老师到学生,都需要仔细思考,只有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我们才能掌握艺术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 贺庆玉.试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J] . 学周刊, 2018(15) : 162-163.
        [2]马婷婷.如何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