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雨
澧县英才幼儿园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幼儿教育可以说是各项教育的基础,对幼儿而言幼儿教育直接影响其成长发育和未来发展。户外活动属于幼儿教育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给幼儿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当前广大幼儿教师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工作。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对幼儿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本文立足这一问题探讨了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有效性,希望对其他教师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各项方针政策,重点突出了幼儿园必须制定合理的制度确保幼儿在园学习具有恰当的休息和学习运动时间表[1]。且明确规定了每天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至少在2小时以上。由此可见,对农村地区幼儿来说,其在参与户外活动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单单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而且为其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很少有锻炼的机会,因而整体身体素质不高。所以,农村幼儿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户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其适应能力。
1.户外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1.1培养幼儿运动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做好的老师。受到年龄的限制孩子们年龄大小不同,其心中的特点和想法也不同[2]。所以,要想培养幼儿运动兴起,教师必须以幼儿自身特点为基础开展多样化户外活动,了解孩子兴趣点的基础上调动其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而不是被动参与。教师必须鼓励幼儿,让其自主参与户外活动,让其意识到自身优势,体会运动的快乐,以此增强其运动的自信心,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其对运动的热情。
1.2提高幼儿运动技能
农村地区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最终目的是在幼儿参与活动时将其潜能挖掘出来,提高其运动技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开展户外活动时,笔者与幼儿共同利用了废旧的施工材料,如木板、窗框等,在此基础上制作比较简单的运动器材,这个过程中幼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身体协调能力也显著提高。
2.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有效性
2.1创设开放的户外活动环境
幼儿园应以自身空间特点为基础挖掘园区资源,对周边环境和运动区域进行整合,不限制园内活动的区域,以此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让其主动参与活动中,以此达到提高其活动质量的目标[3]。教师开展户外活动时必须以活动主题为基础对活动区域材料和区域的设置进行合理规划,给幼儿提供趣味性较强且丰富的材料,以此激发幼儿学习热情。比如可以于平衡区域放置跷跷板、独木桥等材料;于球类区域放置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和质地不同的球类等等。
2.2丰富活动的形式
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增强认识,严格落实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时可以缓解自身大脑疲劳,并于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农村地区经济落后,这就导致很多幼儿园并没有较多的活动器材,并不能满足幼儿互动需要,但农村地区的乡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就需要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必须发挥现有自有自然的作用自主制作体育器材,在此基础上丰富活动形式。比如春天时可以开展植树造林等户外活动,喜爱套时可以开展追赶树荫等活动;秋天时可以开展摘果子等户外活动;冬天时可以开展踢毽子、跳绳等户外活动。又比如增加户外民俗游戏,如跳绳,老鹰抓小鸡、翻花绳、踢毽子、抓五子、踩高跷、滚铁环等等,结合这些形式丰富的户外民俗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热情,让幼儿在参与上述户外民俗游戏中逐步得到成长。虽然这些活动比较简单,但是其对幼儿来说更容易吸引其参与活动兴趣,发挥这些游戏形式的作用调动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参与积极性,如此一来显著提高了户外活动开展效率。
2.3制定完善的活动方案
教师开展户外活动时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户外活动的价值,教师应提高教育针对性的同时有所计划。比如笔者在每次开展户外活动时都认真、详细地做好相关的活动方案,以此为基础制定更为详细度较高的形成,之后派专人监督,每天每个班级开展不同的活动,确定了活动的多样性。比如星期一开展亲子活动,星期二开展体能活动,星期三开展传统游戏,星期四开展混龄活动,星期五开展创造类活动。
开展户外活动时发挥了家园合作的作用获得家长支持,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积极性,给亲自更多共同成长的机会,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4]。混龄活动的开展让小班、大班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共同参与活动,小班幼儿得到大班幼儿的关爱,试着模仿大班幼儿,增强其认知;大班幼儿掌握了照顾小班幼儿的方法,增强其责任心。从幼儿的角度分析,其不单单是合作的机会,更是宝贵的沟通机会,由此可知培养幼儿沟通交流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对幼儿融入集体生活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2.4关注幼儿个性特点
教师开展户外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幼儿个体差异,尽可能让每个幼儿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热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突破班级界限限制,以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为基础给其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比如部分幼儿胆子很小,面对自己想玩的游戏经常存在犹豫不决的问题,笔者从情感上让幼儿体验接纳和安全,告诉其正确的玩法,给其针对性的指导,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部分幼儿活泼好动,笔者隔一段时间就引导其参与运动量小且比较安静的游戏,确保其适度运动[5]。如此,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在参与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锻炼。总之,教师必须合理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从中学习到室内课程学习不到的知识,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总结户外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高效的户外活动开展方法,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结束语
综上,开展户外活动除了可以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热爱之外锻炼其身体,逐步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推动幼儿体育和智育的发展。虽然农村受到经济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完善的游戏器材,但乡土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应发挥这些乡土资源的作用开展户外活动,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户外活动氛围,调动其参与活动积极性,让其从户外活动中收益,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 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有效性的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4).
[2]温蓝蓝. 试论提升农村幼儿园混龄户外体育活动有效性的探究[J]. 新课程(综合版), 2018(2).
[3]田海英. 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15):268-269.
[4]于毅. 基于幼儿园教育探究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4):448.
[5]钟继彬.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探索[J]. 读与写, 2018,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