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声的课堂也泛起涟漪——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周宜红
[导读] 初中的语文学习中,作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周宜红
         宜兴市丰义中学 江苏宜兴 214252

         
         摘要:初中的语文学习中,作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安排,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求,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开始被初中语文老师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需要对初中语文作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本文就初中语文作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来提出对语文作业布置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结构调整
         
         分层设计的方式满足了我国的教育需求,当前我国的初中教育改革在大力提倡对学生采取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这也就导致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目的的需要,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们进行对当前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调整课堂教学的模式并采取新的作业模式对学生知识内容掌握程度进行考察。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改变语文作业的考察模式增强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贯彻落实当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现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 初中语文作业的特点与分类
          1.1 初中语文作业的特点
          初中语文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之处,所以语文作业的表现形式也要有其特殊的表现意义,在同其他学科的作业一样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要把其自身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初中语文作业的几种特点如下:
          (1)考察综合素质:初中语文作业非常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不同于小学语文作业的简单重复和对课文的简单理解,初中的语文作业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作业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很大一部分是结合所学知识考察的是对课外文章的分析,换言之就是考察学生在通过课堂学习已经课外学习所积累的语文综合素质。          
         (2)严谨性:初中语文的具有绝对的严谨性,所以语文作业的练习和分析过程也需要具有绝对的严谨性才能够将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通过其特殊的解题模式和固定的解题模板来表现语文学科严谨的演绎推论过程。
          (3)频繁性:语文学科在初中课程中占有很大的课程比重,学生们每天都要面对语文课程和其课堂上频繁布置的课堂作业。不仅如此,在课下的自习时间和休息时间里,语文学科的练习题和作业题也占据了学生们大量的时间,语文作业出现在学生们学习生活中的比重是最频繁的。
          1.2?初中语文作业分类
          初中语文作业可以根据学生们对语文知识认知性的不同进行分类,一类是加强知识掌握程度的巩固性作业,另一种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解题能力的研究性作业。
          (1)巩固性作业:这类作业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习题,为了让学生们熟练掌握所学公式和知识概念并能够在解题过程中熟练地应用这些内容,实现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2)研究性作业:研究性作业是一种相对主观、开放的作业表现形式,往往是教师引导学生们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加以整理并由学生独立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提高性和研究性。


         2 传统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作业安排没有分层设计
         传统的语文作业安排中,对于所有的学生,老师只布置一套作业来安排给所有学生,这种传统的模式势必导致存在部分学生无法很好的利用作业来进行提升。学生之间学习能力上存在区别,对于作业的难易程度感知不同,所以相同的作业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接受程度不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过于简单的问题,这些学生就无法通过完成作业来提高自身语文能力,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过于困难的问题,这些学生可能无法完成作业或者完成情况较差等问题,也不适用于他们。
         2.2 作业评价标准单一
         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如今还有许多老师深受应试教育背景的影响,在他们眼里,学习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成绩的好坏,所以老师也给学生灌输相似的思想,对于作业和习题的评判完全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态度,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对作业的评判模式方面也较为单一,把课堂上的教授内容视作为作业评价标准,扼杀了学生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老师在进行作业的设置结构时往往局限于是否对提升成绩有效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作业结构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3 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3.1 结合不同学生水平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了解每个学生对于初中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进行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要结合他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找出他欠缺的地方,布置相应的习题来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也要布置少量他已经掌握的内容的作业,用来巩固他的学习成果、加深记忆。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首先要注重其基础的巩固,布置大量相对较为基础的作业来加强其语文基础知识,布置少量的强化习题来对其学习能力进行加强,让他能够在作业中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与反馈感,提高他对语文作业的积极性,增强他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分层设计的模式更加考验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所以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学生的了解上。
         3.2 积极改善语文作业结构
         通过长期以来的实际教学经验和对初中生语文作业结构的了解和分析,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作业结构比较单一,已经无法应对当前教育事业和社会对人才内涵的需要。单一的作业结构体系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卓有成效,但是对于学生长期的发展和真正面临中考时候的压力来说,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学生在最关键的阶段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和拓展知识的机会,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应该转变思想,积极进行作业结构改革的尝试和创新,至今,也有诸如分类练习法、专项攻坚法、凝聚串联法、小组互助法等多种宝贵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3.3 建立多元化作业考核体系
          众所周知,想要使同学们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必须要进行相应的作业练习,使同学们能够将学到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老师都比较注重应试水平,大部分老师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只是评价其结论是否正确。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同学耍小聪明,经常摘抄其他同学的作业结果,此种考核方法极其使同学们养成抄袭的习惯。所以来说,老师需要设计出新模式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同学们综合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同学们思考的过程是最需要重视的,因为思考的过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增强同学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下被广泛运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无法通过作业提升自身语文水平的问题,通过对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和语文作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初中语文作业体系更加完善,学生从中也受到了更大的裨益。
         
         参考文献:
         [1]李爽.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张桂华.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7):138-139.
         [3]顾娟.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与优化策略探讨[J]. 试题与研究,2020(35):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