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汝霞
高青县实验中学 山东淄博 256300
摘要:当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已经尝试运用多信息化技术来改变课堂呈现方式,但是对学生学习探究意识、课堂交互性、学生表达意识、学生创新意识调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尝试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真正为学生学习打造开放多元的互动环境,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引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带入奇妙的化学世界中,能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问题。在实际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初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一)增强课堂学习趣味性
初中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知识不能与生活实际相脱离,而“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能够实现初中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连接,用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化学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化学知识,充分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同时,信息平台很好实现了视听结合,教师可以制作并播放科普性化学知识小视频,活跃课堂氛围,使化学课堂更具趣味性特征,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二)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与结构
通过对网络环境的利用,校方可结合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组与组之间、校与校之间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交流,针对相关话题开展深入的研讨工作,信息化的沟通渠道也会使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能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地与同事沟通,寻求适宜的解决办法,优秀的课件也可以实现网络平台共享,如一些化学实验的视频,由于现场录制的成本较高,校方可利用视频实现多次共享,满足各个班级的化学课堂教学需求,构建新时代所需要的优质化学课堂。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首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于重视化学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些学生本来对化学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导致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认为化学知识晦涩难懂,不愿意在化学学习中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虽然新课改强调了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但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运用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赶教学进度、落实教学任务开展的,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佳。最后,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的实验设施不全面,有很多化学实验无法进行,有的教师也只是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有些学生无法理解实验原理,对最后的实验结果印象不深刻,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更谈不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基于信息化视野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一)创设信息化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有效的电子课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完善、有趣、高效的电子课件,不能只是单纯的图片和毫无变化规律的文字。
初中化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是晦涩难理解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把化学知识立体的呈现出来,可以用短视频的形式,把化学内容用虚拟的特效表现出来,适当的加入文字、声音、慢动作特写等元素,把知识点生动、透彻的表达出来。教师也可以运用哔哩哦哔哩动画、微博等软件,远程学习和借鉴名师讲解的化学课程,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学习初中化学“空气”的相关知识时,推荐学生“空气能源网”这一网站,让学生对生活中我们感知到的气体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后,教师再通过生动的课件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化学学习课堂。
(二)依托多媒体细化展示,引导学生充分认知微观世界
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落实的过程中,要将教学的过程大大开放,同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也要有效弱化,以更好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依托多媒体教学,通过细化展示引导学生充分认知微观世界。如物质的结构、变化,粒子的形态、运动等,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教师都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有效展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指导者、促成者,教师要以科学的育人理念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探究,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步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同时更要兼顾化学课程本身的多样性,让学生进行多个方面的尝试与思考。
(三)设计微课视频,引导自主探究
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为例。学生在进行这一实验时需要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与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操作这一实验之前,可以先设计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中氧气的制取步骤与最终结果。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实验做好准备,像如何才能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装满了、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像有的学生提出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应该如何调整。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颠倒传统的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下巩固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找出问题,在进入课堂以后,由学生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结果,判断学生学习效果,并引导学生系统地归纳知识,这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有很大帮助。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酸碱中和反应》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以“中和反应”为主题,录制微课,让学生课前学习,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如归纳中和反应的定义及性质、分析中和反应中溶液PH变化等。在进入课堂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存在的疑惑,同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各组学生讨论分析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性讲解,最后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归纳,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初步利用中和反应对生活实例进行解释。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设置,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时代,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使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的创新改革,要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进一步的完善,做到整合的程度,初中化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技术的方法,将新的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董海明.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科学整合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35.
[2]陈莉.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1):97.
[3]孙天津.以信息化教学为平台构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1):199-200.
[4]潜德宾.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9):192.
[5]杨文昌.现代信息化推动初中化学高效教学[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