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振胜
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 265600
摘要:阅读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学习法的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但是在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的阅读训练比较少,教师应当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阅读; 教学方法
引言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也有利于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阅读学习法的必要性
阅读是学生对材料进行理解、吸收、应用的综合过程,通过阅读学习,学生能够获取诸多有价值的信息。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精确性的特点,因此数学教学中的阅读与其他学科的阅读有所区别。学生在数学阅读中需要通过灵活转换、反复揣摩、细致思考、读写结合等方法梳理出知识框架,切实理解阅读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挖掘材料中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结合阅读学习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解题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依然没有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教师较少,学生难以从中受益。而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相较于小学、初中数学内容而言,难度和深度上都比较大,需要数学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优秀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一些数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不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造成教学质量低下。数学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死板、生硬,对抽象性的数学内容解释不清楚,导致学生学习中遇到种种困难。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新高考的推出并没有改变一些教师对学生才是课堂主体的意识。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的“听”,缺少充分互动和沟通,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一教学现状,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教学方法的不足与弊端,并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制定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枷锁,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三、阅读学习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扭转学生的错误观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目前,有些高中生觉得只有在文科学习中才会进行阅读学习,因此不重视数学阅读,甚至觉得数学阅读学习是浪费时间。这是由于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能有效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要扭转学生的错误观念,引导他们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掌握一套数学阅读方法,这样才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阅读观念,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并切实参与到数学阅读教学中。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阅读与其他阅读间的差异,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阅读智慧,让他们掌握理科类阅读中明确的指向性。再次,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水平,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更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问题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知结构也更加完整。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中的重难点,并对其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综合性。在学习新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自主理解,充分把握知识间的联系,然后再掌握新的知识点,感受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二)养成做阅读笔记的好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阅读中,应该强调的是,学生应该做好阅读笔记。做笔记的目的是防止学生遗忘,从而更好地组织知识。记笔记相当于反复复习。写出问题、答案和想法可能会在写作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和方法。读书笔记要分类详细。做问题笔记,及时写下你的问题。当你把它们写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并没有那么难。其实很好解决,因为书面反思可以更直观的看待问题,及时记录解决方案,比大脑思考问题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笔记可以成为一个题库,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重要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记录每一部分的知识点重点,首先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还可以在做笔记的同时加深印象。然后,为了以后学习的时候方便参考,笔记中的一些重点题目要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素描和记录,尤其是高三的总复习。如果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复习起来会方便很多。。
(三)重视课堂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阅读在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合作阅读和个别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关键内容进行解释和分析,学生将对数学解题技巧和数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典型的错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如以教学“系统抽样”为例,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反复阅读抽样步骤,并举例加强学生对抽样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阅读,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阅读经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阅读的过程中标注引思,善于提出问题
教师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开展数学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思考。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标注引思。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能只是简单地浏览题面文字,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加深对题面内容的认知。在阅读的过程中标注重点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教师分析问题时有所侧重,更加透彻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一步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反复思考。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通过反复阅读题面材料,解决在课后作业中存在的困惑。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提升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要将阅读与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具体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阅读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选取阅读内容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选择,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为学生设置不同的阅读目标,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还应该把握好阅读时机,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材料中的内容。另外,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提炼信息的质量,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书珍.高中数学学习中阅读学习法的应用初探[J].考试与评价,2019(10):11.
[2]谢新华.高中数学学习中阅读学习法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70):101.
[3]张丽.阅读学习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高考,2019(14):57.
[4]崔经纬.阅读学习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分析[J].高考,2018(36):42.
[5]张昌泽.阅读学习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