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伟
晋江市东石镇南天小学 362200
摘要:数学学困生是转化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个班级里都存在着数学学困生,并且可以说人数众多。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上一直缺乏良策,致使这项工作一直停滞不前。如今,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也应该从核心素雅出发,寻求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新的方法,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从多个方面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本文立足工作实践,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转化学困生
在小学科目教学中,数学相较于其他的科目而言本身的难度就大一些,因为数学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是需要学生进行一些逻辑思维的知识思考,因此,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也就比较容易导致在数学这门学科中会出现较多的学困生。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转变其自身的教学思维,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活动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标准出发,这样一来,才能够使数学学科的学困生的人数得到控制,从而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通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来转化学困生问题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时本身就是觉得“数学好难啊”,在他们的潜在意识中就认为数学是比较难学会的,从而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内容时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的现象。但是,数学又是一门学生从小就要开始学习并且一直都要学习的科目,且学生应当在小学的数学学习阶段就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当思考如何在课堂之前就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思路,这样一来,才能够在开展教学内容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就像人的十个手指头,每个指头之间的长度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十根手头都存在才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我们带来便利,促进我们更好地生活,这在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对于整个班级体而言,他们的共同存在组成了一个班集体,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存在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就会理解得很快,而有的学生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学习。这种两极之间的差异性就会使那些数学学习上存在一定难度的同学更加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来,从而使他们逐渐成为了数学的学困生。
二、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下来转化学困生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本身就不能够长久保持,因此,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的,而教师如若想要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话,那么教师就需要先想办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保持高度的集中。教师可以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类似于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觉得数学实际上是一门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学科,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面积计算”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时,就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来观察学校,然后让学生自己绘制出学校的草图,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校的俯瞰图图片,再给学生定制一种比例,让学生来求学校的占地面积。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降低数学学困生的现象的出现。
(二)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人事半功倍,在学习中也是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降低数学这门科目在学生心里的认知难度。
例如,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觉得仅仅是加减乘除的计算,所以在学习时就没有记笔记的良好习惯,但是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的内容如果不做笔记的话,则有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在课下想不起来老师讲过的重点内容,日积月累就会容易造成数学学困生的现象出现。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更好培养,减少在小学数学中的学困生数量。
(三)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
小学生还正处于一种比较“听话”的阶段,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教师与严格两字是一体的,觉得教师就是“高高在上”的,甚至有一些学生在听到家长提起“老师”这两个字时就会觉得害怕,因此,教会要想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得先和学生成为朋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无形之中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一来,学生也就会觉得和数学学科之间的关系比较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现数学学困生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1]陈坚.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36):15-16.
[1]赵小荣.如何激起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1(0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