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玲
广东省广州市 增城区派潭镇中心小学 511385
摘要: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教育者,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质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家庭如何给学生灌输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质,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已成为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家庭;德育取向;实现路径
引言
当下小学教育的成果基本上都是以“成绩”来衡量,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极大地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问题也就因此成为了影响当今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庭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庭度过的,更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摇篮,所以,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于处在可塑性较强阶段的小学生而言,需要家长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实现对学生的立德树品,为其今后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一、小学家庭的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小学生普遍缺乏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孩子很容易出现自卑、沉默寡言、心不在焉等情绪,不仅容易使其思想观念出现偏差,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养成不良习惯,道德水平出现较大偏差,由于家庭因素和学校方面的双重因素影响,让学生的认可感和幸福感快速下降,最终出现较大的思想观念问题。其次,部分小学生由于家长的过于宠溺,呈现出放纵自由和厌学的心理,导致学生存在极大的思想行为问题,让他们没有良好的信念理想,最终使得学生缺乏行动能力和意志,难以实现对其的立德树品。所以,良好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和价值观塑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实现德育教育,已成为家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小学家庭的德育实现路径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行为的塑造,作为一个心理成熟和正确思想价值导向的成年家长,要将对学生的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成绩也要关注,但是不能过度关注,必要的时候要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疏导孩子存在的思想问题。其次就是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不和以及家庭离异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家庭解体的后果会直接压到孩子的身上。所以,家庭为了孩子,要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具备积极乐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进而营造出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最后就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此外,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文化修养以及教育方式都会极大的影响孩子的发展轨道,所以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方式,而科学的育人方式应该是民主式的、宽容式的,家长在此过程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系、呵护以及尊重。
2.家校协同展开德育教育
除去家庭以外,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还需要家庭协同学校,通过两者间的有机联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道德教育。家校协同教育的典型做法之一就是做好沟通协作,借助于网络平台,让双方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来自对方的反馈,自上而下形成完整的德育教育机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班主任教师方面,可以通过微信交流的方式向家长咨询学生近段时间来的生活情况、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以便于之后针对性的德育引领工作,家长也可以第一时间向教师咨询学生是否存在品德问题、行为问题以及心理适应问题,借助于微信、QQ等线上交流平台,实现学校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构建出家校一体化的德育教育机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保驾护航。
3.以人为本,注重引导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引导人,要进一步关注孩子的发展,将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第一要务,切勿因为工作繁忙就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期,思想逐渐成熟,思想行为比较叛逆,这就需要家长要用更加亲切热烈的方式服务于孩子,将重心放置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体验当中,把德育教育真正做到孩子心中去。其次,父母也可以借鉴心理咨询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思想引领,不能让学生的思想或者心态出现偏差,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运用到德育教育当中,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方式触动孩子的心理,让学生内心得以升华,逐渐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并将这一方式落实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不能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丝毫偏差。
三、总结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关键一环,许多父母由于家庭内部原因,导致长期以来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养成了不良品质,且部分家长认为立德树人和德育教育更应该是学校方面的事情,教育思想存在偏差,因此,在新时代下,家庭方面要及时转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将养成学生的优良品质放在首位,并加强学校和学校的沟通,构建出家庭、学校为一体的协同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出家庭和学校的引领作用,为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两者充分协同,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张爱爱.家庭教育与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6-17.
[2]吴静娟.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构建分析[J].考试周刊,2020(81):123-124.
[3]杨焕云.论小学德育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