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冉世莲
[导读]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冉世莲
         垫江县文化路小学校    重庆垫江    408300
         摘要: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阶段是每个人一生中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成员,班主任不单纯是一名教育人员,同时也扮演着班级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在班级中肩负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现阶段,德育工程仍存在“唯成绩论”的观点未打破、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等问题,亟待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因此,探讨研究基于班主任管理的德育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德育模式;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
         引言
         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院校在注重提高学生们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们的核心思想以及道德素质水平,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就有了要求,班主任在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还需要深入地了解学生们的个性化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正确地引导学生,从而实现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规范小学学生们的道德行为习惯,以此来实现培养提升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
         1学校德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20世纪末,国家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开始强调素质教育。而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一大重点,指的是教育从业者针对学生群体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一方面,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升了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另一方面,道德是更加严格的法律,学校德育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必然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团结,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德育工程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德育模式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2.1班主任提升自身德育思想水平
         为了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班主任就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德育思想水平,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学习了解最先进最前沿的德育知识以及教育动态,创新德育教育方式,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从而帮助小学学生们提升德育思想水平。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定期地组织参加德育思想培训以及考核,认真切实地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工作水平,利用培训,促进班主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便于班主任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开展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小学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品质。
         2.2创新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管育并重的德育环境氛围
         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掌握好管理中的有效手段,同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准确地把握“管”“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更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中更全面地提升自己。同时在德育模式下需要小学班主任掌握适合学生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并在教学中呈现管理新高度的提升,让学生可以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高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在课堂中针对学生来开展形式多样化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文化建设活动来活跃课堂中的氛围,从而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实践,并有效指导学生逐渐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更有效完成实践任务,同时让小学学生对班级文化、班级管理有更明确的认知,增加小学学生的集体感、归属感。


         2.3优化德育教育内容
         在行为德育理念之下,德育教育的内容也会随之改变,必须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应的德育教育内容。首先,在新时期环境下需要有意识地融入网络化元素,借助学生经常接触互联网这一特性,让学生在网络中搜寻相关资料,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中实现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规避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此时,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并有意识强化网络德育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逐渐掌握德育规范,同时也需要在德育教育内容方面适当拓展,促使其满足网络化教育的特征。教师可以开展关于网络主题班会,例如浏览什么网站、获得什么类型信息、坚持抵制不良网站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借助网络途径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价值,搜寻网络人丹事件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掌握相应的德育教育理念,从而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2.4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为了能够提高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学习兴趣,小学班主任可以科学合理地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创新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营造德育教育的课堂情境以及氛围,以此来增加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有效地消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紧张气氛,从而让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与学生在德育教育课堂上进行互动教学和学习。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下德育教育的素材,通过课件或者微课的教学方式来展现给学生们观看学习,使学生们可以很快地进入到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当中,同时丰富了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在无形当中就得到了德育教育的熏陶,从而使班主任充分地引导学生的正确思想道德素质,这样创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从而提升了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效率。
         2.5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差异化管理与德育教育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渐走进德育模式中,因此小学班主任就需要着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全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日后更好的学习,同时小学班主任在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德育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发展。现阶段由于学生学习环境、成长环境的不同,所以小学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智力等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学生在日后更好的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班主任为了针对学生的特点更好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在课堂中采用问卷调查或者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来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同时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小学班主任才能更好教授学生知识,并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多教授学生大量的知识。而且在管理学生的基础上需要不断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通过适合学生的方式来不断优化完善班级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德育路径等,进一步落实小学班级中的德育教育,进而为学生在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学生阶段是每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段时期的可塑性较强,最适合也最容易接受德育内容。因此,在肯定已进行的德育改革的基础上,不能否认的是在德育实践中,“唯成绩论”的现象依旧存在,有些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部分教师自身道德水平偏低,未能以身作则,使得学校德育困难重重。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可通过革新教育理念,言传身教,做学生的好榜样,重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展示个性等途径,助力德育工作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张英,冉琼艳.基于班主任管理的德育工程建设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45.
         [2]陆琦琪.德育工程,智慧先行:浅谈小学班主任的智慧治班之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90.
         [3]何蕊.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摭探[J].中国德育,2019(2):57-60.
         [4]王慧斌.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甘肃教育,2018(1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