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和课堂打击乐教学相结合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邵晓玲
[导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邵晓玲  
         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泰州兴化市 225700

         摘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因为学生的音乐体验对审美设计和社会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打击乐教学中方法多种多样,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需要选择一种最好的方式进行教学。而通过多感官的互动体验来学习打击乐更为容易,这就是为什么要将体态律动与课堂打击乐教学结合起来的原因。结合了体态律动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对打击乐的兴趣,提高了听力和节奏控制等音乐技能,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速度。通过对两组受试者表演的观察、记录和比较,发现结合了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打击乐教学中的体验和学习。
         关键词:体态律动、课堂打击乐、互相结合
         1、前言
         1900年,体态律动理论发展起来。体态律动是瑞士的一个音乐家的教育体系的核心。通过听音乐的使身体自然的运动起来,以此体验音乐的节奏与情感。体验这种感觉的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对身体的良好控制的基础上的,以此 不断强化听觉、运动、情感和思维的内在联系。音乐是人类知识和情感的表达。人们也在各种音乐中感受美,培养情感和创造能力。打击乐演奏是一项需要大量体力活动,运用一定节奏和音调的活动。通过体态律动和打击乐的运用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打击乐教学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打击乐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比较年轻的,他们由于好奇会主动模仿、学习,但是还不够持久。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上,学生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与肢体在课堂上学习,这样快乐活跃的氛围能提高打击乐的教学效率。
         2、体态律动激发兴趣
         2.1用身体感受音乐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是最具情感的艺术。如果能够用身体感受音乐了,也就是说,他们进入了情感音乐同步发展的状态。体态律动是一种很好的打击乐教学方法,它让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音乐本身的特性和规律相互结合。具体的节奏动作包括摇头、拍手、唱歌、跳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绪设计不同的动作,达到身体和音乐的协调。两者相结合,使节奏感逐步提高。教师通过身体节奏的有机整合,营造一种平等、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轻松进入音乐殿堂,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新的思想和知识,让人们通过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感受和表达情感。当人们生气或紧张时,他们可以把拳头和牙齿放在一起。如果人们情绪低落,他们的身体通常很虚弱无力,但当人们情绪激动时,他们的肌肉和神经也很虚弱。身体运动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体态律动能够极大的释放人们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听觉和视觉去感知和学习音乐,还要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感知和表达音乐。
         2.2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由在求知、研究和实践中的快乐情感而产生。要激发学生在课堂打击乐教学中的兴趣,可以从合作与互动入手,让学生从运动、学习游戏与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中获得快乐,从合作与交流中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对打击乐的兴趣。多让学生聆听情绪饱满而活泼,生动的音乐,有助于他们掌握节奏。例如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音乐,这三个部分的情感对比很明显。在教学中首先,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负责一部分。在听和欣赏每一段音乐时,教师要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每一段音乐的意境和感情,让学生即兴创作一些简单的节奏,然后鼓励学生适当地管理好肢体动作,在音乐演奏中加入自己的动作。少数同学会自吹自擂,对音乐的充分享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每组同学都学了很多知识。


         3、体态律动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1掌握音乐节奏
         如果我们解释声音的速度,我们可以用小狗和蜗牛来解释,这样更加的形象。此外,教学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和打击乐器来锻炼音乐节奏。如果让学生了解身体节奏的内涵和练习的重要性,学生会尽量配合老师,对自己感知音乐节奏的能力进行训练。将打击乐与体态律动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打击乐乐器,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两个瓶子和两支铅笔的组合可以成为课堂上简单而富有创意的打击乐器。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将其融入音乐教学的氛围中,有利于对节奏的记忆。教师可以将手风琴、鼓、口琴、钢琴等不同乐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每种乐器的伴奏下都能感受到不同乐器的节奏和节奏,学生可以敲击课桌或拍手来模仿这些乐器的不同节拍,体验音乐的节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独立的身体节奏。
         3.2记忆音乐音调
         打击乐的节奏和音调与音乐情感的表达有关。正因为如此,除了掌握音乐的节奏,掌握旋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声调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身体节奏和肌肉记忆来有效地提高。声音与节奏的区别在于节奏可以准确地计算,学生的接受度更好,更容易测量。因此,有必要将音乐的节奏与声音结合起来。坚持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为好。老师在打击乐的教学中利用拍手、拟声词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们鼓掌,通过反复模拟,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拍手的节奏。通过换手和上下拍手,学生们可以记住力量和打击次数。
         3.3培养审美能力
         在音乐上的审美能力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真正的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的。满足精神需要所产生的快感是感性中具有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决定了音乐教学中的一切艺术练习都是通过喜怒哀乐等情感来体现的,音乐反映了作曲家和音乐实践者的内心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尽最大努力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情绪和意境。他们应该尽力引导学生,表达出真实情感,发挥内心的想象力,培养生活感和沉浸感。
         3.4激发灵感
         手、脚、眼、脑等器官的协调活动,刺激大脑在打击乐训练中的整体协调能力。特别是通过体态律动的训练,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体与左右脑紧密配合,使大脑的运动中枢紧密相连,加速信息交流,它产生新的和不同的组合,激发和改善整个大脑的反应功能,使之更加有趣和灵活的行动。这种结合既有整体感,又有助于学生的创造和掌握。教师首先演示一个动作,然后根据动作的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联想和创造。
         4、教学规范化
         除了上述有效的教学策略外,还应注意体态律动运用中的一些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果。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解决身体节奏问题,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必须明确身体节奏只是一种手段辅助,要结合打击乐的知识进行讲解,理解教学内容,完成相应的身体节奏。在教学中,要积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比教师培训更有效的亲身体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学习身体节奏。此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身体锻炼,多想、多练习。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和经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体态律动的教学,以此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5、结束语
         因此,在打击乐器演奏中,结合了体态律动的教学法的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体态律动教学法促进了对音乐节奏、力量、速度等要素的感受,也促进了情感体验。同时,它可以培养合作的能力和创作音乐的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打击乐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必须考虑到音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才能做出具体的安排。教师要科学、恰当地总结,探索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吉.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20, 000(001):P.55-56.
[2]郭颖颖. 巧用打击乐器 创建多彩课堂[J]. 文理导航, 2020(15):83-83.
[3]周亚. 打击乐器演奏教学实践体会[J]. 好家长, 2020(25).
[4]於黎苹. 幼儿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各界, 2020, 000(004):137-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