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李钦发 1林柏生 2
[导读] 创新是推动学科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大动力

         李钦发 1林柏生 2
         1.安溪县白濑中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411
         2.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 362400
         摘要:创新是推动学科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大动力。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和实验素质,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典型的实验科学学科。学科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实践技能

一、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概念
         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它们以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些过程不知道实验的结论,也没有预先确定的实验设计。探究性实验作为各种实验中最新颖、最有创意、最困难的实验之一,对学生的自主性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顾名思义,探究性实验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增强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独立探索的能力。作为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生活和世界的基础学科,初中生物学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和正确的世界观的建立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严谨性,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以及脑力。初中生物学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初中生物学实验的一部分,探究性实验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探究意识,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创造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所谓教学,这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提出一个问题和回答出一个答案是双向交流过程。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学教学具有强调数量而忽略质量的实践,这是一种“填鸭式”式的灌输,使学生形成“读书死,死读书”的不健康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的思想和创新思维观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学习的感觉。归根结底,传统的初中生物学教学方法是一种应试教育。该教学模式完全以高考为中心,是一种服务于高考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学生交流活动组织较少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并不是中学入学考试甚至以后的高考中特别重要的评估内容,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部分容易变得不严谨。生物老师或其他学科的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课外讨论活动或小组交流活动,但是在生物实验或其他实验教学中,老师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探索。更多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实验设备,并使用正确的实验方法来执行正确的实验步骤。对学生的实验素质、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探索能力没有具体的培训要求。


三、如何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一)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生物探究性实验,可以与老师讨论,安排适当的固定上课时间作为探究性实验班,制定准确的实验室规则,规范学生行为,始终普及探究性实验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在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时,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具有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例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是很擅长学习的学生可以选择补充说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分层教学法可以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共同拓展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在好奇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萌芽的,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是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在准备为学生进行小组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展示图片,播放短片并创建问题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然后,他们可以安排相关实验的准备作业,充分的实验准备可以减少老师的过度详尽的解释,提高学生对实验原理和程序的熟悉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实验研究
         为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性委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实践空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重要。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和小组进行实验研究,并允许学生自己进行生物学实验。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和协商,确定实验计划,然后仔细观察实验变化,并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例如,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实验学习机会,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实验,自由选择植物种类,小组成员一起照顾植物,除非在必要时指导学生操作方法,老师不做任何干预,然后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全过程,并记录相关数据。实验完成后,分析数据以查看其是否与教科书中的内容一致,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实验结束后,可以安排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实验作为学生的课外活动,以便他们可以动脑筋。例如,在研究了“营养繁殖”教学部分之后,进行了以下设计实验:如何繁殖桃和柳树?如何提高其生存率?育种方法、时间、材料、器皿和程序均由学生设计和完成。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用桃子嫁接和柳叶插条。学生们对如何提高生存率进行了自己的探索。特别是在如何促进柳树插穗生根方面,提出了更实际的计划。详细记录了哪种生长素和多少测量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结束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有必要创造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并鼓励学生怀疑书本的权威。指导学生敢于在预览中提出问题并善于思考;敢于更改操作中固有的材料和步骤,并找出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不仅要接受书中的结论,而且要针对不同的结果分析原因并找到答案。简而言之,只有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婷婷.拓展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106-107.[2]朱毅鸿,张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03):25-27.
[3]杨飞举.利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现初中生物课堂高效率[J].科技资讯,2020,18(05):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