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成长的爱------我的幸福故事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江婉云
[导读] 我们班的小飞是赫赫有名的。他最爱独来独往

         江婉云
         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   
         我们班的小飞是赫赫有名的。他最爱独来独往,不喜欢与人交流。见了班主任,就抱着叫“妈妈”。上课不听讲,爱玩什么就玩什么。考试半小时内一定完成,保证90分以上。任你怎样扭乱魔方,他2分钟内能旋转到各个侧面颜色统一。唱歌更是迷倒万千观众。但是,他却没有办法与同学正常交流。
         小飞长得可爱,白白胖胖,从不惹是生非。他很喜欢我,去哪里都是小手拉大手。有时候,看着他,我心里是莫名的悲哀,真心替他的父母难过。这么好的孩子,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让我遗憾。我希望,他学会与人沟通,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下,生活得更美好。
         在普通人那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轻而易举的事。在小飞那里,却是一种障碍。我希望通过一些日常的学习与生活的训练,让他重拾自信。我心情也挺沉重的,因为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小飞。我决定一试,希望能有一点点的改善。结合我们的教学工作,我布置了写观察日记:泡豆芽。事先和小飞妈妈约定,让小飞在家亲自动脑动手动笔,每天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回到学校,向我叙述观察实验过程。小飞对这个作业很感兴趣,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告诉了妈妈:他要当小科学家做实验了!妈妈让他买了绿豆,找出杯子,装了小半杯水,放在阳台上。第二天,小家伙一早起来就是去看绿豆,发现水变绿了,还闻到一股臭味。赶紧换了水,加了半杯泥土,放回阳台上。一回到学校,绘声绘色给我讲了绿豆的变化。连旁听者,都可以感受到小飞在实践中的快乐。连续观察了六天,直至豆芽长得有10厘米了,嫩黄色的叶子变成了绿色,像一盆美丽的花。放在茶几上,好看极了。小飞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一见到我,就讲他与豆芽的故事。我鼓励他把泡豆芽的所见所想写下来投稿,结果小飞的大作《泡豆芽》在番禺日报上发表了!说也奇怪,自此以后,小飞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他的家长万分庆幸,遇上了有爱心又会因材施教的好老师。


         从这件事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一句话---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一名教育者,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亦师亦友;耐心沟通,家校联动,引导家长走出传统的教育误区,还孩子一个充满自由、关爱的成长的环境。我想,这不恰恰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吗?不仅仅教授知识,还能真正走进学生和家长的内心,给予彼此心灵的滋养。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我们也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让自己永葆一颗关爱之心以及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个孩子,能在学习生涯中遇到一个好老师,那将会是他一辈子的“贵人”。反思过往,我也曾经遇到过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也为自己没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感到愧疚;记得当时的我,更多的是不断地给这些学生补习,发现他们没有任何进步时,我会烦躁、会责备,丝毫没有想过也许不是他们不想学、不认真,而是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他们没有办法学得像其他孩子一样好,又或者是他们需要一些特别的教育方法和关爱。通过小飞,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育者,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蒙蔽,而是应该多花一点时间,用一双慧眼去看清事实的本质,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我想,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并非同样的教育方式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永远不要将教育格式化!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不能用单一或者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更不能用自己的期望或者利益来剥夺本应属于孩子的童年快乐。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孩子,都有他们优点和特长,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终有一天会走出属于他们的人生之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毕竟人无完人,不管他们有什么的缺点,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作为成人,要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在此基础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无条件的关怀,让孩子逐渐走入正轨。一味的苛责和惩罚还不如多谢微笑与鼓励,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尤其是对于那些本来就有某种生理或者心理缺陷的学生更应如此!
         让我们共同努力,时刻怀着一颗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的美,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也许在某个瞬间,他们将会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