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兵
山西省泽州县成庄矿初级中学校 048021 山西晋城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是班级管理的负责人,而且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和生理方面还尚未发展成熟,很多学生处于叛逆期,心理比较脆弱,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全面考虑初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掌握丰富的管理技巧,在呵护学生自尊的同时树立自身的威信,从而与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技巧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关系也是最为密切的。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自身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在生活当中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互动交流,维护学生的自尊。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以班主任的身份树立一定的威信,让学生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下面就针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技巧进行阐述。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处于人生阶段的青春期,也可以说是最有活力的加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会慢慢产生自己的思维和思想,对外界也有一定的评判能力和辨别意识。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迎来了最可怕的叛逆期,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情绪不稳定,不愿与人沟通交流,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不愿意配合,对任何事情都缺乏一定的兴趣[1]。所以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班级当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再结合当前的教学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在以前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当中,面对学生犯的错误班主任不是惩罚就是斥责。目前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这种粗暴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因为这种管理方法严重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容易引发学生出现叛逆心理。所以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一定要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起到一个引导、监督、督促的作用,而学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形象,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要有时间观念,坚持按时到岗,定期带领学生召开班会,深入学生当中进行积极主动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定期的学习状况、心理变化以及生活情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一般情绪波动比较大,心理活动比较反常,所以老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对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并且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当中存在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当然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班主任也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中采用丰富的课堂形式,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方法的制定,对于教学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课后与学生做好积极的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此外班主任也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联合家长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当然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都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无形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熏陶,自然而然的学习班主任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也乐于相信班主任,配合班主任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班主任要想提升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首先班主任一定要明确认知班级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准确掌握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以免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对外界环境和社会进行深度认知,并且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他们不喜欢被约束,不喜欢被干预[2]。如果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对学生管理过度的话,就会让学生产生压迫反感的心理,甚至对班主任心生厌恶,这就会使得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破裂,以后的管理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管理空间,建立自由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模式当中,老师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没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也就导致部分学生不配合老师的管理。在新时代新教学理念的背景下,老师要学会将释放自己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比如老师可以赋予班干部和小组长一定的权利来管理班级事务,采用班级干部轮流制度,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让其担任班级管理干部,从而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调动学生管理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班级的管理工作。同时老师也可以制定民主的反馈制度,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针对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的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让班级管理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当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班级管理工作制定一定的班规,可以由班干部牵头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和交流,对班规的制定贡献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样在班规实施的过程当中学生也非常乐意遵守。在每一次集体活动方案制定的时候,老师都可以以民主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与老师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
三、明确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心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心,比如像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的道德情感,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等。这样才能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当然班主任对管理的尺度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3]。比如老师在对学生错误进行指正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学校设定的相关荣誉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同时班主任也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班级建设方面取得荣誉的学生以及平时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当然奖励也要找准契机一定要适度,以免学生产生自负骄傲的心理。并且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老师也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犯错了,老师要在维护学生自尊的前提条件下对学生进行批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而且让学生对老师心生敬畏。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管理情况放在管理工作的第一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用语言和行动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错误和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用行动将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落实。
结语:综上所述,要想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自己的威信,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建立自由的班级管理模式,与学生一起商讨班级管理对策,并对自主制定的班规进行严格执行,要做到有奖必罚有错必纠奖罚有度,让学生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积极配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次平,仲伟凤.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沟通技巧探究[J].中华少年,2019:143-143.
[2]尹玉柱.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技巧[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70-70.
[3]张定仁;.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小技巧[J].文教资料,2019:176-177.
【作者简介】王燕兵,1975年4月,男,汉族,山西省晋城市,本科学历,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