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世岚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乡新田小学---657509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提出了新标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时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育
在新型教育模式普遍推进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还需将这种意识实际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来,切实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真真切切地受益于新型教育模式的优势,使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件事不再是空谈,因此,就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创造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
一、积累词汇,从语言能力方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要注重学生对于文字词汇的积累,而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较浅,正是处于为深层次语文知识学习的奠基时期,像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的课后生字有“乐、独、夜、架、信”等,而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的课后生字有“籍、雅、藤、橱、鸿”等,很显然,六年级所学的生字难度要远远大于二年级所学,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是需要逐步累积的,这是一个由浅及深的学习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生字读写阶段着重培育学生,以便日后语言写作的学习。
众所周知,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其根本,尤其是培育学生的口语能力。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这类学生,语文成绩很优秀,但当与其进行交谈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学生是因为胆子小从而不敢进行口语交际,而有的同学则是不懂得以哪种表达形式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授课时重点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培育,给学生广阔的口语交际空间,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等。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的授课时,可以设定一个口语表达环节,在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基础的分析阅读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你最爱故乡的哪些事物?”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可以在笔记本上将自己的构思写出来,这也是培育学生语文逻辑思考能力和词句写作能力的过程。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将自己的想法写好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最爱的故乡事物分享给班级的同学,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使学生充分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敢开口进行语言表达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要耐心地进行引导鼓励,争取让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
二、立足情感,从阅读能力方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除了要讲授课本知识内容,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分析表达能力。
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这一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情感的分析表达能力,但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板块的授课时,学生往往会觉得较为枯燥空洞,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性及内心思想,小学生普遍都是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玩游戏等等,他们对于冷冰冰的课本文字知识的兴趣较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也可以在日常授课中融入娱乐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理解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授课时,可以提前在多媒体中查询有关金华双龙洞的图片及视频介绍资料,让学生在进行本课的阅读时,可以将课本的文字知识同多媒体上的图画影像进行联合学习,将知识以视觉的形式传递到学生的脑海中,更加便于学生对于本篇文章的赏析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致于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采用娱乐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语文阅读理解的授课,在讲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来进行本文的学习,这正是利用了学生喜爱游戏的天性,在娱乐游戏中学习,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记忆,同时使空洞的文字知识变为生动的表演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三、建立审美,从鉴赏能力方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要树立学生对于“美”的概念,对于一篇优秀的语文作品,要懂得欣赏其中的闪光点,同时教育学生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将生活中美的事物以词句表达的形式记录下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专门记录美好词句的本子,可以称作“采蜜集”,同时也表达出小学语文教师希望学生都像小蜜蜂一样,可以勤劳地采集好词好句以便丰富自身的语文词汇库的美好期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育,通过日常课本及生活中好词好句的积累,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作文习作水平,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的授课时,可以让学生将本文描绘桂林山水的优美语句摘抄在自己的“采蜜集”中,并在课堂中将自己所摘抄的语句与同学进行分享,教育学生要有互帮互助的意识,一些同学对于优美语句的鉴赏能力较差,可以借鉴其他同学分享的优美词句进行积累,这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这类学生进行细心的教导,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形成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可以独立完成优美语句的采集。小学语文教师培育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对语文学科学习的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为学生日后的作文写作积累语句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时可以从词汇语言积累、阅读理解分析、审美鉴赏培育等方面入手,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树立多角度的教学理念,同时以创新创造的思维制定出有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教学方案,使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国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67.
[2]党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试题与研究,2020(26):143-144.
[3]徐建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