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教学在提升中学生地理素质中的应用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罗贵文
[导读] 地理思维还有地理能力的培养以及运用事务普遍联系的观点

         罗贵文
         仪陇县新政初级中学校637676
         【摘要】地理思维还有地理能力的培养以及运用事务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些就是地理教育之中的素质教育。这些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拓宽地理事物综合分析能力在社会实践之中的应用。在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件事之中地理教育有着十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在地理教育之中,教师们应该注重让学生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方法有很多,比如,培养学生们掌握关于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观念以及基本技能。本文的主要思想就是乡土地理教学在提升中学生地理素质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地理教学 培养思维 能力培养
          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正式启动了,这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具有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之中加强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培养初中学生们的对地理学习的创新能力以及浓厚兴趣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当务之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就是现在素质教育的主要的目的。初中阶段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尽可能的发掘地理知识之中潜在的独特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来让学生们对地理的学习引起兴趣。
         一、地理知识素质的培养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地理课程。地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深远影响,地理学科起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正在变得日益密切。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利用以及改造越来越广泛。所以人们一定要加强对全民地理素质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教学,这样人们才能正确的、合理地认识以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由此可见,让学生们正确的掌握一些地理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国由于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的学校只用“升学率”来衡量教学的质量,这就造成了教师们,学生们还有家长们只重视在升学考试中会考到的学科,这就忽视了地理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更甚至有很多农村的学校,学校的地理老师就由一些不是很专业的兼职教师来担任,教学效果更是无人问津,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兼职教师将地理课堂用来上自己所教“主科”的复习课或练习课,很少甚至根本不向学生传授地理课程的知识。就算在很多城市的学校,即使地理课程有专职教师任课,但因为地理课程非考试必考课程,许多学生认为地理课程可有可无,不认真上课,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更没有动力,更有甚者,在地理课上做其他科目教师留的作业。在这种学习环境以及状态的影响之下,地理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是十分的不好。曾经有人专门做过一个关于一些地理的基本知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对这些常识性的地理基础知识都不了解。
         二、地理能力素质的培养
         人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这就是当代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地理素质并不仅仅是对知识学习的重视,更是强调对地理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地理能力“地理能力”就是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以及解决与地理有关的问题的能力。地理学这一门学科本质上是实用性与应用性十分强大的一门学科,地理知识非常广泛,十分深入的应用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运行之中。

要想让学生们可以在社会生活之中有效的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一些现象以及问题,并且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地理能力素质。在地理课程的很多学习单元都分别仔细的讲解了地理知识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联系,对学生们培养和增强地理能力以及素质都十分的有帮助。所以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在尽量联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的前提下,去培养学生们的能力以及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适当地、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到社会实际。以此来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地理能力。
         三、激励学生勇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从古至今,课外教学活动都是教学过程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地理这样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外活动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形式。而且对于学生们来说课外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更加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外的教学活动之中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以及发展。这些课外的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同时增加了学生们对地理大千世界的了解。与此同时,多进行一些这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让所有无论学习能力好坏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之中。可以提高全体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地理素质。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只要条件以及场景充实,这份潜能就可以被很好地发掘出来。因此,教师们应该尽力的去给学生们创造一些可以激发他们潜能的环境以及氛围,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勇于提问,勇于发言,敢于表达,不畏权威,大胆的指出教师或者教材中不正确的部分,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辩论。古人云:“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学生们的学习过程 就是不断地,找到疑问,提出疑问最后解决疑问的过程。
         四、结语
         从以上这些来看,进行地理教学之中的素质教育,教师们在培养学生们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地理应用能力,并且让学生们具有把地理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建,张茂恒,白世彪.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地理学[J].地理教育,2008(4):4-7
         [2]陈志明, D. A.季莫菲耶夫,V. V.勃朗古里耶夫,等.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J].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17-25
[3]马宗晋,杜品仁,卢苗安.地球的多圈层相互作用[J].地学前缘,2001,8(1):3-8
[4]狄丽颖,冯银珍,张爱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进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26(3):267-280
[5]谢家泽.关于地球表层系统观的几个题目[J].地球科学进展,1995,10(5):432-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