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难点与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胡妮萍
[导读] 语文是一种人文性较强的科目

         胡妮萍
         彬州市实验小学  陕西省咸阳市   713500
         摘要:语文是一种人文性较强的科目,是一个集文、史、哲、美为一体的学科,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学好语文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探讨突破小学语文教学难点的创新策略与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难点;创新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传授型教学向引导型教学改变,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本身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而不是完成了多少课时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只是过程,而学习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因而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难点
         1.1语文阅读教育难点
         阅读是小学语文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很多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电子产品上,花在语文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那些过分沉迷于网络小说的学生,极容易在面对语文中的阅读时,缺乏足够的耐心,没有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看到阅读题就望而却步。再加上学生平时的积累少,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也有限,导致很难对阅读提起兴趣,分析阅读的能力停滞不前。有很多学生在面对字数较多、篇幅较长、题量较大的现代文阅读时,会出现心浮气躁、没有耐心通篇研读的情况,只是走马观花的扫了一遍,对于文章的内容一知半解就开始做题,导致做题没有思路。这是因为缺少系统的阅读训练,没有很好的领会作者意图,只能理解表层含义却不能理解文章的情感真谛。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1.2语文诗歌教育难点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都很强烈,很容易出现坐不住板凳的现象,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心智不够成熟,分析能力不够强,理解能力也有限,小学生面对诗歌语言很容易不知所措,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因此,语文诗歌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小学生左耳听右耳冒,认为语文诗歌是枯燥乏味的、晦涩难懂的,甚至看到诗歌就会望而却步。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2.1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因此教师应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等设备,将信息技术与教材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们带来更生动、更真实的语文课程。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单纯的文字描述更立体化、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某校教学案例中,该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雷锋同志的纪录片。

学生通过观影充分了解了雷锋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内心产生了深深的震撼。相比传统教学,这种真实的画面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学生们往往只能枯燥地学习书本上的教材。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文章背诵、默写、朗读层面。文学作品需要全面、生动的创作性描绘,而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复制。语文教学应多元化发展,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激发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创造灵感,同时让学生产生对优秀品德和先进人物的向往,从而产生探索学习的欲望。
         2.2强调多元,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才能、特长、偏好不尽相同,而对于事物探索、思考的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针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判断,促使学生在多元化情境中找到自我潜能展示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了《宝葫芦的秘密》一课后,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体验,有的学生用绘画展示故事情节,有的学生用编故事的方式延续故事内容,有的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探索故事的发展等等。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教师做出了多元化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够深化、拓展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创新思维发展潜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2.3革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自身的观念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首先,语文教师在平时不断积累语文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应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练习操作计算机,适应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展丰富化的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应该主动解读和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接受新教育理念与新教学方法,并能将其有效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最后,学校应该积极为教师组织培训、教研会等活动,为教师之间共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搭建平台。教师自身也应该积极反思,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能力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改善。
         2.4优化语文作业,提高学生素养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师检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创新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在完成对学生启发、锻炼的同时,巩固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使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并通过语文作业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创新,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融入创新理念,在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语文基础和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由此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杨莉.网络时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5(02):153.
[2]任纪菊.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38-139.
[3]王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