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第四中学,广西来宾546100
摘要: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某些方法和知识,以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教学方法和不科学的问题设定,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文章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从问题情境的产生,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和问题实践形式的选择入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教学促进作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中政治;课堂应用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提高政治学科的核心素质,这也是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1]。高中思想政治学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大多是比较抽象的,对高中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应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发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政治思想思维和核心素质的发展。
一、问题导学法的基本内涵
(一)概念
根据分析教育心理学家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可以发现问题教学是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具体教学目标,提出相关问题指导学生。 039;思考方向和思维方式,并帮助学生完成基于项目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应用应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充分了解,强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堂教学。 积极学习的条件,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2]。
(二)作用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促使教师更加积极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多的收获,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他们积极参与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可以更好地充实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自主开展学习,发挥主动性。 学习,掌握课堂知识,提高政治学素质。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路径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问”之心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寻找让问题充满学生脑袋的方法,而不是大量的灌输。 政治学理论性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身有点困难,对知识的质疑也需要一定的情况,这要求教师创建合理的学科和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感知情况 激发他们的兴趣,激发思想。在这一方面,材料选择的情况尤为重要。 那么,政治局势材料有哪些选择?
首先,探索中国古代文化以创造情境,例如歌曲,成语,寓言,典故(例如著名格言)。 哲学常识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掘一些成语,典故等。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典故“禁忌病”, 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客观性,我们必须正视矛盾的哲学[3]。
其次,结合国内外热点创造局面。 诸如全球金融,危机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腐败之类的热门社会问题都可以成为形势创造点。
(二)巧妙渗透策略,帮助学生“学会”提问
引导学生养成上课前预览的好习惯。 预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极参与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 预览的目的是掌握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可以在上课前坚持少量的时间,以便发现一些困惑,老师在上课前,请学生感到困惑,指导学生提问,看书、上课以解决问题。
在强化讲课中教学生提问的方法。 在预读的基础上,要了解不深入,不能通过地方理解,尤其是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不易通过,老师应带领学生改变视角进行思考,多问为什么。 只有帮助学生学会提问,学习创造,性爱的思维方式,才能最终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习。
以下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一堂课,我从实践意识和对问题的认识上谈谈对学生的培养。在讲授这堂课时,我将首先要求学生为上课做准备,动员,收集有关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基于种族平等的原则,具有质疑的价值,并整理和挖掘材料以供参考。找出值得设置的观点。从情境资料的来源,学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和其他渠道获取资料,这些资料与政治,经济,教育,语言,宗教信仰和问题的其他方面有关。在某些情况下,材料太大且太复杂,我想对材料进行精炼和总结,然后在某些情况下材料太慢,然后我将当前的政治热点传递给学生,然后我指示他们搜索材料。在设定问题的角度上,我鼓励所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即使有时学生会以不同的角度提问。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和幼稚,我将找出它的“亮点”,充分肯定[4]。同时,对于学生来说,我会很好地为学生提问和举例,不仅要鼓励,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示范问题,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三)设计趣味性问题,让学生“爱上”提问
教师应遵循兴趣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用口语,谚语,俗语和成语等熟悉生动的语言,设计和探索问题,教义化,政治化和理论化的内容。政治课程将被整合到幽默和幽默的比喻语言中,这将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让学生兴奋,学校课程将被接受为礼物,”爱因斯坦说,老师将不必担心学生。不愿意进行探索。所有学生的快乐参与有利于营造一种强烈的探究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沟通和讨论,每个成员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知识的获取等等[5]。
结束语:
简而言之,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对教科书的内容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还会有疑问。 在构建基于问题的教学课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于问题的教学的特点,巧妙地设置一种情况,让学生想问,敢问,可以问,喜欢问,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严廷茂. 问题导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中华少年, 2019(24):246-246.
[2]薛佳佳, 刘凤卓.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 考试周刊, 2019(003):124.
[3]常娟娟, 胡钟文. 学生问题意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培养[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009):13-13.
[4]李彦彪.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求知导刊, 2020(1):87-88.
[5]王荣鑫, 杜艳. 思想政治课导学案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 市场论坛, 2019, 180(03):92-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