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能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慈山学校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科压力大大提升,因此很多学校都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视度不足,认为学生应该将学习精力更多地放在语数英方面的学习。对此,在开展美术教育时常常因为教学模式的单一和流程化而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美术教育承载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的重要责任,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课堂呈现方式,运用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本文将重点探究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以及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好的教师,这是因为只有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过程才能够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过程。如果学生对于课堂的内容不感兴趣,自然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这样的美术课堂也就会成为知识的被动灌输过程,而学生实质上并没有从中收获到有效的内容。因此,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能够运用美术课堂来激发学生对于美的感悟,从众多的美术作品鉴赏中感受到美学价值,具备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一、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重视度不足,美术学科价值认知有限
因为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时候,又增加了很多种类的科目,因此原本占据比较重要地位的美术学科的地位渐渐地降低,成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的存在。很多学校和教师对于美术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只是学生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并没有认识到美术教学的真正价值。实质上学生在接受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是对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塑造,能够使学生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建立起对于美的正确认识[1]。如果不重视美术教学,学生就无法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课堂模式单一化,难以培养学生美术思维
在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还是那种比较传统的形式,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学习,然后统一进行讲解,在教学中处于照本宣科的状态,没有发挥出美术教育的创新性。这对于学生而言,美术课堂失去了本来的丰富和生动性,变得日趋单调。众所周知,美术教学是非常看重课堂环境的,要想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美术思维,那就需要从教学模式方面维护好课堂的状态和氛围。美术是一门多元性、创造性的学科,单一的教学是很难真正收获教学效果的。
(三)重理论但轻实践,缺乏系统化的美术指导
美术也是一门需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学习的科目,但是现在很多美术课堂中教师都很少给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美术实践,如手工制作、泥塑和剪纸等作品实践活动。大部分的美术课堂都是采取单纯的理论教学的方式,围绕着课本上已有的美术作品和内容教学,也很少进行跟更多的美术知识拓展。全面的美术教学应该是包含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教学的,但是重理论但轻实践的教学过程只会使学生变得对于美术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枯燥的文字教学难以吸引学生兴趣,只有搭配有趣的实践活动才能够使美术指导更加系统化和完善化[2]。
二、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深入了解学生喜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素材
为了使学生对于美术教学更加感兴趣,作为美术教师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们的美术喜好,然后在教学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整合课堂内容[3]。此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在作品鉴赏和品鉴学习中尽可能从一些浅显易懂的作品入手,让学生逐渐适应,慢慢接受更多有深度的美术作品赏析。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我的故事”时,教师运用卡通画的形式让学生说故事练习,根据教材《大闹天宫》、《米老鼠的唐老鸭》这些学生十分熟悉的动画内容,让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当前比较流行的卡通画进行教学拓展,让学生对于这一美术作品类型感兴趣并全面了解。
(二)引导自主鉴赏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美学感悟力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上,鉴赏一个美术作品时,一般都是由教师给学生解读,以自己或官方的鉴赏视角给学生讲解作品的要点,但是学生自身对于作品的认知却没有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美学感悟力和鉴赏能力,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感悟和看法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笔墨千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赏析对比西方油画《干草车》和中国画《鹊华秋色图》,两幅都是山水画,细细品鉴其中的差异性,从中把握中国画在构图、留白和墨色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在鉴赏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作品鉴赏和美术学习兴趣[4]。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画作,便于他们鉴赏,而且接触多媒体还可以对于画作的色彩及构图等进行更直观的展示,帮助学生培养美术鉴赏能力。
(三)重视美术课堂实践,在互动探索中提高积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亲自参与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可以进行美术实践创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通过美术绘画等尝试,更深层次地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和美术创作价值。例如,学生在鉴赏学习了中国画的特点后,在“梅竹言志”一课中就可以尝试运用中国画工具和材料,学习画符合中国画的梅花形象,体验画梅过程中的乐趣,在兴趣的基础上掌握更多中国画的技巧和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新媒体教学给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更多的梅花作品,让学生能够在视觉感受中进一步体会梅花绘画作品的精髓。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为重点,革新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好的美术学习体验,让美术能够成为净化学生心灵,提升美学鉴赏能力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田菁菁. 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策略探讨[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8, 000(012):258.
[2]陈建兵. 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 考试周刊, 2019, 000(008):172-172.
[3]黄程程.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及对策[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07):1-1.
[4]王炜媛[1].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下一代, 2019, 000(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