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荣成市龙须岛小学264321
摘 要: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学生的语文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表现出教师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水平。学生应该不断拓展自己文学内涵,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流程。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学科下作文教学的现状,并结合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1引言
小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写作能力要求也随之增强,写作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考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阅读相关写作素材,可以从中储备丰富的文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写作中来。目前,仍有部分地区小学作文教学设计不够完备,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薄弱,缺乏鲜明的个性,教师应根据当前现实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针,让学生创造出更加优秀的题材作品。小学作文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灵活掌握了文字的内涵和精髓,还提升了语法运用的综合能力。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2.1作文教学缺乏研究
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手法很多,教师应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构思,以大纲形式罗列出思维导图,让学生依据思维导图逐步丰富文章内容,通过平时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创作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教师应该事先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系统分析。目前,部分学校缺乏对教学设计的深入研究,注重学生运用的语句与修辞手法,在文章架构上缺乏主旨内涵,学生作文内容过于泛泛,没有创新思维和灵感来源,导致文章结构不合理,教学设计环节的忽视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教师对作文教学设计缺乏研究,学生作文导向容易偏离,如果没有长期阅读的积累,想要创作出具有意境的作文难度是非常大的。
2.2学生写作缺乏个性
学生对写作要素的掌握程度不同,文学常识积累也参差不齐,每个学生的着眼点与家庭背景不同,致使学生创作出的作文也个性鲜明。学生应该在创作之前,完全掌握作文题目所要表达的内容,结合自己积累的文学知识,在写作过程中表达对文章内涵的见解,这样的文章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打动读者。目前,小学阶段的作文形式比较浅显,教学流程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上推荐具有代表性的作文题材,学生之间互相借阅参考书,导致班级作文素材资源匮乏,作文类型难以标新立异,作文内容不能突显学生的写作个性与个人独特观点,拉低了整体的作文教学成果。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有着严格的写作要求,教师不能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班级学生学习水平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加以调整,而是采取硬性的背诵优秀短句形式进行套用,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作文题材缺乏创新。
2.3作文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每个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理解能力差别较大,但是大多数学生反映出的水平也是代表了老师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方式。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传递给学生语文学科内作文学习板块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果。当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固化,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导致部分学生不能跟进教学进度,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不到较好的锻炼,个别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针对教师制定的教学大纲,感觉知识含量吸收不足的现象,学生的能力差异直接导致了作文水平的差异。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优质学生很难创造更佳优质作文,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对学习进度跟进不利,会产生懈怠情绪,制约了教学成果的提升。
2.4学生对写作缺少兴趣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听、说、读、写这一基础阶段,在写作方面的思维培养还很欠缺,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只是认字加背诵,往往小学高年级逐步融入看图写作以及仿写和扩写能力的培养,但学生缺乏自主创作的思想,导入已经背诵过的范文,缺乏独特的个性。小学高年级加入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要求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逐步提高,如果仍旧延续背诵来解决作文已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如果这一环节没有得到很好的把控,导致学生没有写作思路,对作文的创作信心缺失,语文作文成为心里的一大学习障碍。
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
3.1适当丰富作文教学方式
小学作文教学形式单一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要,原本理解力差的学生不能跟进整体思路产生掉队,对写作丧失了信心。为了扭转局面,提升教学成果,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转变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技术引进先进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借助优秀教学案例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屏形式呈现给学生,丰富的教学手法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创作兴趣,让不同能力的学生主体都能得到相应的教学模式,创作出个性化的作文内容。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小组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的到学习,通过小组间的意见交流,也能让学生平行之间加深对作文的理解,提升写作手法,增加了学生对写作内容的代入感,提升自身写作水平。
3.2引导学生积累合适的素材
小学作文更加注重叙述文的写作手法,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结合自己文学积累,不断练习学生对人物及景色的描写,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练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活灵活现,并且在写作内容加入个人情感的表达,更好的展现学生的写作个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拓展阅读,通过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个性化的表达技巧,才能创作出优质的作文。小学生受学龄限制,对生活认知不够深刻,教师应在指导作文创作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点滴用文字加以描述,养成日记打卡的习惯,从中加强阅历的积累和写作手法的锻炼。同时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中丰富自身情感认知,从不同视觉观察生活中人物和事件,将积累的素材融入到作文中来。
3.3注重作文的点评讲解过程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作文中进行关键的点评,对优秀的段落提出表扬,让学生清晰认知自身的优缺点。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教学,让学生之间对各自文章发表见解,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教师可以例举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展开说明,帮助学生厘清文章架构和写作思路,让学生从中寻找写作规律和技巧,可以有效提升作文教学效果。
3.4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个别小学生还不能完全认清语文科目中作文的重要性以及日后的发展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懈怠情绪,对作文创作带来一定阻力。教师应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对写作的正确认识,通过调整教学手法,增设教学内容,结合新媒体设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图片等素材声情并茂的引导学生对作文的创新意识,产生创作欲望,达到作文创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4结语
本文叙述了当前小学语文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透过问题看本质,表明部分教师仍延续传统教学手法,阻碍了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简要分析了应对当前问题,结合小学生学龄特点,完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手法,借助网络资源等途径激发小学生创作欲望,提升作文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生玉.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48-149.
[2]张杏桃.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策略探讨[J]. 天津教育,2020(15):161-162.
[3]黄天敬. 小学语文中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讨[J]. 课外语文,2020(18):120+122.
[4]刘文娟.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讨[J]. 学周刊,2020(28):69-70.
[5]郭艳艳. 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