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湖南省岳阳市东升小学414000
摘 要:在大多数的人看来,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老师认为数学成绩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所以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老师对学生的细心引导,指导小学生从小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并永远受益。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1 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
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生进入学校要迈出的第一道门槛,同学听课能力、听讲效率的强弱是学生接受知识量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小学的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孩子想等的地位去关心爱护他们,多赞美他们,多勉励他们。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听课认真就可以适当的表扬他们,看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不要去批评他们,要表扬多于责备,激发起学生爱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在课堂有调皮好动的小朋友再做小动作,心思没有用在学习上,这时候我们不要直接说,:“某某同学你不认真听课在做什么?“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子去批评他,可以走到他的身边或者课下把他叫到办公室帮他讲一下他刚才没有认真听讲的部分,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对数学的喜欢与热爱。
一年级的学生身体、智力都尚在发育,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用比较具体的工具来辅助教学,注意教学方法的多种多样和直观性,尽可能地用教学工具、有趣的教学视频、多样化的小游戏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促进学生们对数学的喜爱。古人都说,快乐的学习是没有压力可言的,只有把数学当作自己的爱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够不断自主地获取数学知识;只有想学习的欲望,才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只有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够逐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
一年级的学生的梦想与幻想是多姿多彩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中的,知道的理论知识有限,在语言表述上所欠缺,但是作为小学老师我们要多多鼓励他们,他们回答错误不要去批评,要引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性格内敛的孩子,要多关心他们、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构建一个温馨而和谐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想说的,问出自己想问的。
数学家的泰斗欧神—欧拉,有一天曾问老师:“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这个时候,老师的心里非常的尴尬,就只好说:“天上星星的数量你不需要知道,你只要知道那些星星是上帝放进去的就行了。”然而数学家欧拉不相信这个理由说道:“上帝真是太马虎了,只知道镶嵌星星,不知道记着星星有多少个。”却因为这句质疑神明的话,欧拉直接被学校开除了。被开除的欧拉在家里委屈了好几天,终于想通了一件事:上帝专制独裁,连问题都不让提问。对于学生们的质疑作为老师不应该去指责批评,相反地,应该多加鼓励与引导,即使问到自己不知道的范围,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学习去回答学生的问题。
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智力发育、看待问题的能力是不同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主动用脑思考,学好数学基本是不能实现的,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仅仅把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责任,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帮助与指导去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思考。有句谚语说得好:赠送给别人多多的鱼,还不如把捕鱼的秘诀教给他人。与直截了当告诉学生数学题的答案,不如去慢慢让学生去转动自己的脑筋想新的解题思路,每个学生的智力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在这种时候,老师不能过分要求他们一致,要允许每个同学在思路正确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数学。表扬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出答案的孩子们,让他们体验动脑筋的乐趣,增强自信。比如,计算“1+1“这道题,课本上的计算方法是用手指计算法,但是有别的小朋友用实物来计算这道题目,用桌子或者小朋友的人数来计算,这时候我会在全班人面前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能够用更多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同一道题。
3 培养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团队意识
根据教育新课标的要求,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不是单纯地依靠脑子的记忆与一味地模仿,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多与别人说明自己的想法,这种方法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之一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留给学生说话沟通的机会。老师要激励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思考基础上,与别的小朋友合作探究、共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共赢的快乐之感。在这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与逻辑性。在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题目中,我会详细地询问小组内每个人的分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他们计算结果的正确与错误。
4 让学生养成写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育大纲中指出,要严格要求小学生作业的书写,课后作业是学生对学士知识查漏补缺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能够加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印象。告诉学生要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要对学生的作业有明确要求,例如,认真审查题目、解题步骤规范、计算时候认真、算出的结果核算等,养成从小认真写提的习惯,尽可能地避免写题时的粗心大意。在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家长们也要做好孩子写作业的督促工作。
总结语:
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生的思维比较跳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较强的,对新事物的好奇程度比较高。所以,只有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好,才可以加快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速度。但仅依靠老师是不够的,学生家长的作用也很大,要使学生有好的数学习惯,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态度,必须慢慢地不急躁的不懈怠的养成,才能让学生一直受到好处。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调皮、爱做小动作、养成习惯的时期,只有多途径、不松懈地一直实施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案,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兰红梅.怎样突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难点[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19,(1).
[2]田惠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贵州省毕节市教育学报,2017,(4).
[3]赵顺宇.高效学习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国少年教育学院学报,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