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春程
兴仁市巴铃镇卡子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数学作为一门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都有着推动作用。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方式都相对落后,这样也会造成小学生学习兴趣、效率低下等情况。基于此,相关的教育学者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小学生学习情况、需求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了自主学习这一教育策略,并在实施当中也凸显出了比较可观的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因为诸多因素制约了教学的开展,这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发现、创新以及完善,从而为小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且高效的学习环境。本文先阐述了自主学习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这两个方面,然后又对小学数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有效路径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引言:小学是学生最基础的阶段,它对小学生的学习喜欢和学习兴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自控能力不强,很多时候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推动下才参与进去,所以效率一直都不高。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复杂和抽象化,再加上小学生思维有限,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就难免会遇到诸多困难。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他们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这两个方面作为出发点,以此来将自主学习合理的融入到小学课堂当中。
一、自主学习简述
自主学习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和传统教学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因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且在课堂中他们会独立的进入到课堂的探索、学习以及创造等过程之中,这样学生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会更加主动且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和得以全面化发展[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自主学习有着极大的利用价值,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获得知识,使其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并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与此同时,当小学生参与学习的时候也能提高各方面能力,所以不会只局限在教学的效果上,从实质上来讲它更属于一种技能,现阶段帮助小学生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和提升各方面能力,从另一个方面上来讲也能为其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前做好铺垫。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开展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2]。
三、小学数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有效路径
(一)从生活角度上贴近自主学习
数学既源于生活也存与生活,它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利用自主学习这一方式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到有关乘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在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比方说初步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出一道题“张大妈去超市买菜,它准备买一斤胡萝卜和一斤白菜,两个价格分别是胡萝卜3元每斤、白菜2元每斤,那么张大妈需要准备多少钱?”在这道题目之中,考量的是学生的加减法能力,而且题目贴近生活元素,学生很快且轻松的就能计算出来,在成功计算出来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这也能有效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再者,教师给学生出题“张大妈第二天感觉昨天买的胡萝卜和白菜非常好吃,它准备再去购买,这次需要买8斤胡萝卜和9斤白菜,这需要花多少钱?”当面对这道题目的时候小学生便会进入考虑,他们先会思考加减法,但是发现这种方法比较困难,再想到刚才所学的乘除法,就会立刻反应过来,8*3=24元,加上9*2=18元,两者相加一共需要花费42元。
(二)自主学习需要具有猜测和思考
学习数学离不开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思考,这样才能不断的克服各种困难,并以最快的速度去解决数学问题。按照思维这一路径进行分析的话会发现它贯穿于小学生的各方面学习,是教师事先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例如:在学习到有关概率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相应的道具,比方说白球和黑球两种,先拿出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教师将其放到左右手中让小学生猜测一下能够拿出白球的几率有多少,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一半,这时教师再说一般就是50%。下一步是教师拿出5个白球和5个黑球,并在一个纸箱中搅拌一下,提问学生这时拿出一个白球的几率有多少?并让他自己去猜测与思考,这样学生就会自主的参与到学习和思考之中,教师再以此为引进入实际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三)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教学目前在教育领域当中非常常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先给学生合理的进行分组并保证在人数、成绩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平衡,再根据所要教学的知识去创设几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探究,这样一来就能凸显出自主学习的重要价值。
(四)通过新型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在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在小学数学中普及,它能够将知识点以图像、影像以及音频等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实现抽象转形象的过程,从而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3]。基于此,在教学中比方说学习到认识图形这一内容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事先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生活化图片给学生展示。另外,也能根据小学生的兴趣来剪辑3到5分钟的动画片播放,这样就能极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入到教学之中就能达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而且在多元化的展示下可以帮助小学生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已经凸显出了比较可观的成效,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并不能就此松懈,应当进一步的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作为出发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并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并自主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并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国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02-203.
[2]刘杰.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以小学高年级为例[J].华夏教师,2020(17):13-14.
[3]白银艳.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相互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