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周
广东省南雄市油山镇大塘中心小学512436
摘要:以人为本本是政界提出的对人民的管理方式,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也同样适用。其根本要义是把教育主体放到学生身上。为学生谋求更加切身实地的、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小学生。小学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是实现家校互动、家校沟通的重要枢纽,无论是对小学生来说还是对小学生的家庭来说,班主任都是作为十分重要的一员,参与着他们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前言: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对学生进行管理,是把教育学生作为管理的第一要义,把学生当做教育活动的基本主体,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小学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是实现家校互动、家校沟通的重要枢纽,无论是对小学生来说还是对小学生的家庭来说,班主任都是作为十分重要的一员,参与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总体来说,班主任对班级实行的管理策略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一、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的基本管理策略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本是政界提出的对人民的管理方式,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也同样适用。其根本要义是把教育主体放到学生身上。为学生谋求更加切身实地的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小学生。在管理方面,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班主任全方面认识到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需求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方式的优化,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落实。
(二)管理学生时的具体方案
在管理学生时要注重对学生言行举止的规范要求。用班主任的主观行为去影响学生,坚持以德为先的教育宗旨,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品德的重要性。例如在学生群体中出现校园霸凌的状况时,应该及时的发现并积极的对霸凌的实施者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对霸凌的受害者进行沟通和安抚。学生的行为在内代表着班主任,教育质量在外代表着校园风气,是十分重要的指向标[2]。
二、在管理学生时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少个性化的发展
在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
在一般情况下会关注班级中特别的个例。对极大多数同学都是一视同仁的对待方式。比如说在班集体中大部分的学生成绩都处于中游或中上游,因而学生会对此类学生进行相同的管理方式。而面对在下游和上游的同学,则会选择特殊对待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决定了学生缺乏个性化发展的缺点。
(二)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距离感
在教师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要树立其在群体当中的威信和威严。因而在学生群体当中,教师作为管理者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比如说班级中的班长,作为班长与教师接触的最多。当教师想要通过班长了解学生团体内部的情况时,班长可能会存在虚报瞒报的情况。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3]。
三、关于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于学生缺少个性化发展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进行观察和了解。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内向学生挖掘其在语言方面的潜力,内向学生增添其内涵。不断提高教师对学生个性化行为的理解程度。进而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为学生树立正面形象,提高学生个人学习发展质量,做到让学生个性化发展[4]。
(二)明确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地位,与学生做朋友
教师虽然作为管理者处于班级团体之中,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成长的陪伴者。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与学生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例如通过班会或班级内部活动与学生做游戏等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的目的。
结语: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小学班主任不仅是小学生班级生活的领导者,也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明灯。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只有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的素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质量,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俊霞. 浅谈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3(27):45-46.
[2]师丙友.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 2020,12(13):34-35.
[3]李朝品. 刍议小学数学"让学课堂"之策略[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9, 1000(001):111-114.
[4]邓守慧.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C]// 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一). 2020,23(4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