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下)32期   作者: 修晨霞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
          
         修晨霞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夏港中学)214442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德育工作也是初中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校园文化、班级管理等影响,如何培养初中生具备良好的德育品行,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重难点,本文以渗透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以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初中德育;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正处于13-15岁之间,思想品行还处于不断成长的阶段,学校、社会中的文化浸透,管理手段都会对学生的德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初中教师,要作为学生人生中的领路人,让学生“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树立科学的人生信念,端正生活、学习态度,涵养高尚的品行,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讲文明、树新风的新时代好少年。开展德育工作不是一早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把德育的种子种在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立足课堂、挖掘课外、延伸家庭等多维度进行精细化的德育管理,让德育工作开展行之有效,学生获得终身性的裨益。
一、当前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重文化教育,轻德育。随着教育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初中学生已经面临中考的压力,好的中考成绩意味着上好的高中和好的大学,学校、社会都高度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将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都倾注在文化学科的学习上,初中生围绕题海战术、周末辅导班应接不暇。而对于德育教育工作来说,却成为了学校、家庭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导致学生的思想发展受限。
         德育教学工作过于粗糙,缺乏精细化管理手段。对于初中来说,德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不少学校也有一定的教学策略,如组织主题班会课等形式,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如开学等时节点,也有对应专门的德育知识普及,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中小学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还是相对粗糙,没有进行细致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德育教育的效果也容易流于形式,没有对学生产生对自身产生深远影响的意义。
二、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德育教学工作有效性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课堂教学为本,强化德育教育内涵
         我国选用的最新版教材,不仅是文化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思想品德的精神盛宴。

开展初中教学活动,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把美好、善良、健康的思想内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长和进步。提升初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依托课堂教学是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如开展思想品德课,就是强化学生德育内涵的重要过程。比如在开展初中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下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教导学生需要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的同时,也要做一个尊重他人的人。如何尊重他人,就需要我们每个学生都心怀博爱之心,对弱势群体给与帮助,对困境的人给与援助之手。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既做到自尊,也能做到善爱他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份子。除此以外,在初中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也有不少涉及涵养学生高尚情操的文章,如讲理想、亲情、友情、爱国情等元素的内容,在赏析散文、诗歌等体裁特色的时候,学生也能被文字背后的内涵、精神意蕴感动,并将其滋养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产生爱国、爱家、爱他人的“博爱”的情感,达到育人为本的真正目标。
(二)活动教学为纲,提升德育的内化
         德育教学如果单纯依赖教师的说教,学生的感受能力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才能深刻转化德育的力量。课堂活动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对德育中的“诚信”的话题进行主题演讲报告,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诚信的名人名言、经典事例,联系生活中的案例等,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写作,强化自己的感思,获得启发,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再如在学习初中地理、生物等学科中,其中一些章节内容涉及到大自然、生物环境等内容,学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日活动,走出校园、走上街头,以环保小卫士的身份参与宣传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作为社会公民需承担的责任感,强化学生将责任与行动合二为一。
(三)家校共建为桥,拓展德育的渗透力
         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家庭,家庭是学生最依赖的地方,父母是学生最信赖的人。家长教给孩子什么,孩子便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要提升德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发力,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成长教育。初中正是学生青春美好的年纪,对异性好奇且容易萌生好感。作为父母,应当给与孩子的思想变化更多的关注,对于孩子青春期的情感给与耐心引导,而不是粗暴遏制。同时,家校双方要加强互动沟通,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问题及时协商处理,加强学生德育校外教学的渗透力。
结束语:培养品行高尚、行为端正的中学生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也关系到一个群体在社会中的正面形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把德育教学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加强德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活动再到家校共育,从上到下,从校内到校外,强化德育教学的渗透力,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综合提升初中学生的德育品质。
参考文献:
[1]梁永财.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47.
[2]焦芳.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读写算,2020(05):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