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下)32期   作者:谢宝玉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教育方式在不断改革

         谢宝玉
         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中心小学 51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教育方式在不断改革,幸福教育成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重点,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肯定。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目标就是如何让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幸福,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良好的文化内涵。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引导者,不但要起到传授知识的引导作用,还要把德育教育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字: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
引言
          德育工作作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开展的程度关乎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不断强化、深入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是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重点把控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融入幸福教育的理念,把幸福教育融入到各个方面,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同时,也能为自身提升教学效率。
1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加入幸福教育的必要性
1.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德育工作和幸福教育的结合基础上,班主任能够秉承幸福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上能够寻找一些给学生带来幸福感的内容。在寻找过程中,班主任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了解学生们的德育需求,在课上能够和学生不断互动,课下还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间的思想会交融,以此建立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和隔阂。
1.2优化教育和管理理念
         在幸福教育的充分引导下,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能够选择一些突出幸福感主题的教学内容,在幸福感的教学内容中,班主任也能从中不断优化德育工作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能够让德育工作的开展目标更加明确,从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1.3提升班级的整体幸福感
         德育工作中的幸福教育,不仅能帮助班主任更好的推进德育工作,还能提升班级整体的幸福感。幸福感还能成为班主任的精神支柱,以最优秀的教学水平和最真诚的态度来面对学生,关爱学生的方方面面,与学生间互相建立信任感,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幸福感。
2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策略
2.1创设幸福和谐的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贯彻幸福教育的理念,为学生们创设幸福且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德育、智育的结合,教师在创设课堂氛围时,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充分了解,以此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在课堂上,班主任除了对常规的德育工作进行教育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能激起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来强化课堂氛围。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这一美德,班主任可以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切身的加入进来,比如可以选几名同学到讲台上表演在公交车上让座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表演老人、乘客、公交车司机、让座的同学等,扮演老人的同学手中可以多拿一些物品,体现出老人的真实性,然后通过司机在公交车上宣传让座的美德,这时就有同学积极给老人让座。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社会上的老人需要更多的关爱,并感受到积极让座、助人为乐后产生的幸福感,形成尊老爱幼的认知。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孔融让梨,弟子规等动画片,然后可以让学生们到讲台上和自己一起表演孔融让梨的情景,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不仅能够促进师生关系,还能让学生以教师为长辈,体会孔融让梨的良好品质,增强幸福感。
2.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设计合作内容,使所有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体会到幸福感,以此来强化德育教育的应用性。小学生之间展开合作,能够与同学促进友谊,还能在合作中产生共鸣,提升幸福感,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更好地接受德育教学内容,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班主任可以搜索一些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供学生们讨论,比如在“街上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遇到残疾人乞丐该不该施舍”,这些话题使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为此,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行组建小组展开讨论,然后选取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汇报讨论结果,班主任最后做出总结,分析不同小组给出的内容,并得出结论,告知学生们,助人为乐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但是在做之前,必须要学会识别哪些人是骗子,那些人是真的需要帮助,学生们听后会对这些话题有明确的认知,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2.3进行情感引导
         班主任要通过德育工作中幸福教育培养学生的形成幸福理念,教会他们如何友好的与人相处,在相处中找到幸福感。比如外卖员送餐超时,该如何处理,是给差评还是怀着理解的心情去等待,学生们会给出不同的观点,总结观点后,班主任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外卖员的辛苦,也许是商家配餐不及时,马上红路灯等因素造成了配送超时,让学生学会宽容的面对生活中的琐事,从中体会到幸福感。
结语
         小学班主任在完善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德育教育,提高幸福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进而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恒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 [J]. 家长. 2019(22)
[2] 王莉.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 [J]. 读写算. 2020(24)
[3] 邵玲.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4)
[4] 王艳红,陈忠.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J].         学周刊. 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