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德育先行——浅谈初中管理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下)32期   作者:黄鸣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情感的成长建立时期,

         黄鸣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夏港中学)214442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情感的成长建立时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情况。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德育教育,可以规范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青少年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为学生的将来铺下正确的道路,防止因为一些不必要的想法而误入歧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逐渐发生改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教育改革的动向,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告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打开新形势教育的大门。步入信息化时代后,我们不难发现,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模式已与以往出现一些变化。老师应该通过德育教育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别,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习能力为核心进行具体的探讨,来实现初中管理中“班级管理,德育先行”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管理;渗透;德育
         在学生时代中,初中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学生的思维与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根据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如果一个人只有德没有才,那么他可能会一事无成;如果一个人只有才没有德,那么他可能缺少做事的底线,如果形成错误的思想,那么他的才华反而可能会毁了他的一生。因此,德才兼备才是教育的目标,在初中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内容,老师不可懈怠。正确开展德育教育之后,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良好的品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在初中管理中的渗透作用
(一)德育对学生的渗透作用
         在初中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是唯一的管理对象。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以及正确的品质。在德育中,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自己,培养学习兴趣,认识自身的缺点并及时做出调整。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适度地了解社会现状,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以此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与抗压能力。在德育教育中,老师实施学生管理,推行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德育对年级管理的渗透作用
         德育教育对于初中的年级管理具有辅助作用。年级管理包括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以及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调整。开展德育教育,让各个班级的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与兴趣爱好。

在年级管理中,可以按照德育教育的规范条例进行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以此构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培养优质习惯。
(三)德育对家长的渗透作用
         学生的教育分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样,在学校管理中,家长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展德育教育,学校与家长定期联系,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学习情况,指出学生错误的习惯,让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监督学生的行为,避免错误习惯的养成。学校与家长的配合,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也可以提高初中教师的管理效率。
二、德育在初中管理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一)明确德育教育的要求标准
         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都处于相对简单的状态。因此,在学生办理入学之后,学校应该在平时开展爱国教育、强调学校规章制度,带领学生欣赏校园环境、熟悉校园设施。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日常管理条例,以此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
         例如,学校可以在“918事件”、“建军节”等国家重要节日时,举行升旗仪式,宣讲重要节日的由来以及纪念意义,让学生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了解国家大事,增强爱国情感。
学校也可以在教学楼中安排教育牌匾,让学生时刻学习教育名家的至理名言,感悟中华文化,树立良好学风。老师也可以在安排一些多元化的德育活动,例如你画我猜等,增加学习趣味性,提升德育效率。
(二)开展体验式德育教育
         在初中的德育教育中存在这样一个纰漏,一些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工作存在阶段性的现象,缺少系统性地规划导致德育教育不能长期施行,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能受到长期督促。学校可以将德育教育作为班级活动的主题,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中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教育,避免形成错误的认知。
         例如,在世界卫生日中,学校可以安排班级开展班会活动,主题就是卫生。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在了解世界卫生日的文化之后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心得。开展班会活动不仅可以构建良好的德育氛围,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了解讲究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安排大扫除的意义,使学生成为明事理的人。
结束语:在初中管理中,教师们要首先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改善自身的教学理念,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日常行为,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对学生进行管理。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构建正确的三观,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理念的渗透[J]. 王平.  考试周刊. 2018(61)
[2]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J]. 张芳.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