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下)32期   作者:黄丹妮
[导读] 初中阶段学生的社会经验并不多

         黄丹妮
         中山市实验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社会经验并不多,且极其容易接收不良的思维和认知。如果教师不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和行为,并不开展德育教育,就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错误的思维和错误的行为,从而就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并开展德育教育,以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思维和行为,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本文从日常生活、宣传方式和合作活动三方面入手分析,开展并进行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教师在对初中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时,需要先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从日常生活中分析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以此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并针对学生的不良认知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接着,教师需要设计多样的宣传德育的方式,并应用丰富的宣传方式宣传德育,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宣传活动中,以此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还能提升学生对德育的理解,长此以往,能够达到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培养品德的目的。之后,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式的德育活动,并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互相监督,从而能够达到使全员学生共同进步,并共同提升道德修养品质的目的。
         一、关注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心理
         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先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并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以此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够快速地发现学生的异常,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变【1】。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的目的。
         例如;教师发现班级内两位最要好的学生不再互动时,可以先观察这两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以此确定这两位学生之间产生了不愉快。接着,教师可以向其他学生询问这两位学生的情况,以此能够对事件和其中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开展《青春》的课堂活动,并向学生讲述自身初中时期的经历,以此使学生了解教师在同一年纪经历过的趣事,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变化,从而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上初后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趣事?”,以此能够提高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师可以继续问:“与家人的情感和与朋友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在结束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说:“对于成长中的变化有疑问的可以来问我。”。在结束教学后,教师可以私下与两位学生中的一位进行交流,以此了解学生的态度和心理。教师可以再与另一位学生进行交流,以此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变化。教师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就能杜绝学生产生偏激的心理。教师这样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并了解学生发生变化的原因,同时能够消除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


         二、丰富宣传方式,帮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适当地开展德育宣传活动,并让学生参与进德育宣传活动中,同时可以丰富德育宣传的方式,以此不但能提升德育宣传活动的有效性,还能提升学生参与德育宣传活动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2】。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德育宣传》活动。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并让每个组思考一种宣传德育的方式,同时准备好宣传的准备工作。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各组说明所设计的宣传方式,同时可以对学生的设计提出表扬。接着,教师可以问:“需要为宣传进行准备吗?是如何完成宣传的准备工作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表扬和鼓励。之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学生按照所设计的宣传方案在校园内进行宣传。教师可以参与进学生的宣传中,并为学生提出建议。教师以此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并使学生了解德育知识,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
         三、开展合作活动,提高全员道德修养品质
         教师不但可以亲身监督学生的行为,还可以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互相监督。教师开展合作式的德育活动,就能使学生互相纠正行为,并互相监督行为,从而就能提高全员学生的道德修养品质,并提升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什么是德育?”,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接着,教师可以问:“能否根据德育行事说话?应该怎样行事说话才能符合德育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在思考后说明想法并展现行为。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六人小组,并向学生说明:“接下来我们进行为期一周的德育行为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需要监督小组内成员的行为和言语,并互相纠正。”。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完成德育活动。教师这样进行德育教育,既能提升学生互相监督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提高全员学生的道德修养品质,从而能够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根据以上策略开展并进行初中德育教育,不但能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还能使学生自觉地遵守德育,以此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维和行为,从而能够达到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祯贤. 新时代下初中德育教育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 000(013):124.
         【2】向怀坤. 中学德育教育管理策略探究[J]. 课堂内外?教研论坛, 2019, 000(002):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