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因材施教——论小学转化后进生教学技巧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下)32期   作者: 彭彩云
[导读] 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阶段的奠基时期,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

         彭彩云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   514361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阶段的奠基时期,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才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但由于年龄与生活阅历因素,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控力,缺乏学习主动性,甚至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学习兴趣,直接导致这些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群体中的—后进生。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转化后进生教学技巧与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后进生;教学技巧;因材施教
         由于后进生一直是学校和家长们的难题,而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转化后进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是教师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合理方式,以适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不断提升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并通过有效方法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转化后进生,并不断促进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
一、给予后进生充分关注,拉近师生距离
         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教学活动中,冷漠、严肃的管理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但也会让学生离教师越来越远。同时,虽然一些后进生表现得逆来顺受,但这仅仅只是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关注的表现。因此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只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关注和关心,就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且对于大多数后进生而言,老师的每一次鼓励和关心,都是一次安慰,而教师与他们的每一次沟通交流都有助于拉近师生距离。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可以进行课下的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学生写笔记,而教师则通过评语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些都有助于获取学生的信任,能够帮助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之下可能存在瓦特,被你冷眼相待的学生可能会成为另一个牛顿,被你批评的学生中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爱迪生。”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可能性,因此何不让我们摒弃偏见呢,转变“朽木不可雕也”的传统教育观念,要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参与学习活动,以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才能将这些可能真正转化为现实,方能体现“教书育人”的德育功能。


二、采取适当方式,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原因,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成长阶段最脆弱且敏感的时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是培养他们的发展内在动力。小学生的自尊心可以看做是含羞草,而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因素,他们的心理防线更加脆弱,并且他们的情感波动相对较大。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他们表面上表现得傲慢骄横,但其内心却是在时常的低估自己,在多个方面缺乏自信;虽然他们表现得对多数事情都不在乎,但实际上内心却在祈求发展与进步;虽然他们表现得对一些人和事漠不关心,但其实他们内心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也期望能够与他人一般参与集体活动,并得到人们的尊重、支持以及帮助和信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时教师仅仅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能眼神、表情又或者是手势等,都有可能会给予后进生信心,从而拉近师生距离。同时,也是因为一些细微的动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面对后进生,教师要采取切当的教育教学方式,比如在和他们说话时,我们要尽可能的面带微笑,如果他们在一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好,我们也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亲近动作,让这些心理敏感渴望关注的后进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这样便会让学生更加信任老师,那么针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他们也会更加积极参与,努力完成,这样便从某些方面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挖掘后进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与肯定
         所谓人无完人,同理,无论是谁,他总有自己的优点。在教学活动中,虽然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甚至部分后进生缺乏纪律观念。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并将这个优点放大,呈现在他们面前,从而帮助后进生重拾信心。但实际上,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仅仅只是看到了后进生不好的一面,在教学中也常常以批评为主,以至于他们成为教学群体的重点关注对象,这直接挫伤了后进生的自信心,致使这些后进生逐渐失去信心,导致了自身能力下降的恶性循环。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挖掘学生的优点,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差,但他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只是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那么教师便可以帮助他们弥补这一点不足,传授高效学习方法。又比如一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也不喜欢遵守纪律,但他们非常关心班集体,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处理的比较好,并且热爱劳动,那么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提倡教学中多给予帮助,并采取有效措施,让他们明白哪些事情对而哪些事情不对,同时也可以多花一些精力,帮助这些后进生辅导功课,以此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不断促进他们进步、转变。
结束语:总而言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任务,同时由于小学生年龄因素影响,教师在实践中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学生,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帮助这些后进生重拾信心,并帮助他们学习进步,从而使这些后进生得到有效转变,从而促使这些后进生能够奋发图强、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宝清县第一中学教师 张弛. 教师应在教学中转化后进生[N]. 双鸭山日报,2020-11-06(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